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作文网 > 写作指导 > 正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来源:网站转载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0-30 12:39:16

智能内容

  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兴趣,不断促读


  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就读书的数量质量、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评比,不断提高读书的能力。


  二、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的根本目的。为此在组织课外阅读时,应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培养“会读”上下功夫。


  1.读法指导。一种是基本读法指导,即结合实际阅读,通过个别、集体指导、训练,使学生会精读、通读、浏览、速读等基本方法和要领。


  2.选文指导,即通过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六个方面配合语文学习选择读物。一是会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报;二是会选择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三是会选择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四是会根据节选的课文选择原文;五是会选择与习作练笔有关的文章;六是会选择内容健康、深浅适度的其他读物。


  3.习惯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较长时间训练、指导,方可逐渐形成。结合实际指导,主要进行四种习惯的指导:一是边读边思的习惯,即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二是读书动笔的习惯,即重要文章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或边读边做记号、作批语,或自觉写读书笔记;三是定时阅读的习惯,即根据自己年龄特点,实际情况,每天的课外阅读不少于多少时间;四是讲究阅读的习惯,如怎样读书的姿势、书本的距离等。


  4.激情指导。旨在通过老师多种形式的指导,激发阅读的兴趣情感。具体做法是:一是简述大意,激发情感。如寓言、童话类;二是介绍大概,激发情感。如小说散文类;三是描述片断、激发情感,如故事类;四是简介作者,激发情感;五是讲解读物某个角色,激发情感。


  三、方法迁移,积极鼓励


  叶圣陶也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达到能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1、结合中心活动,举行读书故事会、表演故事中的人物,主编班级手抄报,制作科技作品,做读书卡片送给别人,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运用从读物中学到的知识,技能于实际;2、发现迁移因素,随时表扬。如在批阅作文时,发现创造性迁移了“阅读”中的观察方法、思路特色、语言技巧等,不仅在批语中给予表扬,而且在全班评讲时给予表扬,并形成班级中的名人名言出现在黑板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