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槐乡五月获奖教案一组 3

2009-06-08 16:07:16     下载试卷     标签:教案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达对槐花的喜爱。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欣赏课文的优美语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体会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如诗般的课文语言,感受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淳朴可爱、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读书质疑,不断探究,在读中解,在读中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槐花之美、槐花之香来感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槐乡韵味。

  〔设计思路〕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许多精美的槐花图片,让学生认识槐花,喜欢槐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感受槐花的美时,引导学生伴随舒缓轻柔的音乐品读课文,通过个体领悟读、集体感悟读、男女生比赛读、自主体会后的感情朗读,读出课文的意境。在读的过程中,我适时指导学生通过背诵、说话、想象等方法进行语言的积累。在感悟孩子的乐时,我创设情境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中,我指导学生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槐花的美。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槐乡五月。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五月,是——”

  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齐读。

  3.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槐乡,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这是一篇美文,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也要美,才能和文本语言相得益彰。导入部分简洁轻松,容易唤起学生走进文本的热情,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中心句的出示使本节课的学习主线清晰明了,学生容易掌握。)

  二、品读赏析,沐浴槐香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课文给我们所描绘的美丽画面。

  2.(出示第一段)学生自由朗读。

  3.请你说说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交流。

  4.学生畅所欲言,说出真实感受。

  (从整体上感知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感受槐乡。通过学生朗读、交流初步感知的槐花的美、香、以及孩子的快乐等等,这些画面为接下来的学习铺路架桥。)

  5.说得真好!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课文第一段,相信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段。

  A、感受槐乡的美:

  1.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感受槐乡的美。五月,洋槐开花了,你们看……(师动情朗诵第一段)

  (出示课件:美丽的槐花图片配着舒缓的音乐一一展示。)

  学生欣赏。

  (图片是对文本内容形象化的描绘,此时出示槐花图片让刚才形成的模糊画面变得清晰起来。同时配以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2.看到这么美的槐花,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3.你们感受到了槐花的美了吗?谁能读出槐花的美吗?指名读。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相应的句子及图片)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花美)

  抓住词语“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白茫茫”,指导朗读。

  槐花可真多、真白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指名读,这句句子有什么特点?(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其他形状的槐花图)你能根据图片,用“有的……像……”的句式说句话吗?

  同学们说的真好!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槐花吗?(千姿百态…)

  无论是近看槐花,还是远看槐花,槐花都是那么的美。让我们一起来在读中感受槐花的美!学生齐读。

  想把这美丽的景色永远印在脑海中吗?学生试着背诵句子,指名背诵,男女生背诵。

  (美句美读,这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槐花独特的美。而学生对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子是陌生的,让学生单一的从文字中感受这种美是有困难的。因此,由图到文,从直观的形象思维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弥补了学生认知上的空白,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背诵,帮助学生完成了语言文字的积累。)

  B、感受槐乡的热闹:

  1.看过了槐花,我们再用耳朵听一听,听见什么了?

  出示句子: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1)小蜜蜂,你为什么飞到这儿来呢?(采花粉,酿甜蜜)

  (2)小蜜蜂,你一定会满载而归的!心里该有多高兴啊,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好吗?指名朗读。

   (3)谁也来了?指名读句子。

   (4)孩子,你来这儿做什么呢?(采槐花,做槐花饭)

   (5)闻着芬芳的槐花,采着雪白的槐花,心里有多快乐啊!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6)除了小蜜蜂和孩子们,还有谁也来到了槐乡呢?(小蝴蝶、小蜻蜓、远方的客人、爱花的人们……)

  2.我们一起来体会这份快乐的心情!齐读。 

  (这句话文字优美,节奏感强,相同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象声词的运用让我们感觉到蜜蜂采蜜与孩子奔跑时的快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想象五月槐乡的热闹情景,我设计了这个品读文字的环节。)

  C、感受槐乡的香:

  1.不知不觉已是中午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特别的香味,这是怎么回事呢?(槐花的香味)

    出示:“中午,桌上接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你是从文中哪句话中体会到的?(板书:花香)

  (2)句子中哪几个词语描写花香的?(“清香”、“醇香”、“浓香” 字体变红)学生朗读词语。

  (3)老师有个疑问,既然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香的,那能不能把它们换个顺序呢?(不行,这三个词语表示的香的程度不同,是一个比一个香。)

  (4)槐乡到处都是香味,你还从文中哪个词语感受到了这浓浓的香味?(浸、香海)

  (5)指导朗读,齐读。

  2.遍野的树,满目的花,人浸在香海里,香气飘进每个人的心里。五月的槐乡,真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齐读第一段,再次感受槐花的美、香和槐乡的热闹!

  (这一环节中,我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感悟槐花的香。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清香”、“醇香”、“浓香”三个词语的差异呢?我从按正常顺序的品读,到提疑“它们能换个顺序吗?”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语言。)

  三、情景对话,真情流露

  过渡:来到槐乡,看到了美丽的槐花,闻到了迷人的花香,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欢乐,真是让我流连忘返。如果你们就是槐乡的孩子,你们准备怎么招待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呢?

  A、感受槐乡孩子的好客: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会怎么做?

  2.(出示第二段内容)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说说你会怎么做?(我会把客人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1)请问,香喷喷的槐花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大米拌槐花蒸的)

  (2)这槐花饭有什么特色吗?(口味有甜的、有咸的)

  (3)真有意思!请问哪种槐花饭更好吃呢?学生交流、朗读相关句子。

  (4)让我们一起来学做美味的槐花饭吧!齐读。

  4.你还会怎么做呢?(请客人吃槐花、送给客人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送给客人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送给客人一大把刚采下的槐花…)

  5.谢谢,谢谢!你们可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啊!请大家齐读第二段,让我再一次感受你们的热情!

  (针对三年级学生表现欲较强的特点,我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积极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再指导学生扮演文中人物,展开师生对话,在对话中,文字已不再是静止的语言符号,已经被学生内化,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学生们的独特的招待方式是对槐乡孩子“热情好客”的最好诠释。)

  B、感受槐乡孩子的乐:

  过渡:槐乡的花香让人醉,槐乡可爱的孩子更让人喜爱。看,槐树下来了群小姑娘和小小子。

  1.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段内容)两组画面中,你最喜欢那一组?说说为什么?

  小姑娘:

  (1)指名读,从她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对槐花的喜爱)

  (2)人怎么会“飘”起来呢?是不是写错了呢?(小姑娘的心情愉快,脚步也变得轻快了,飘飘欲仙。)

  (3)我们读一读,也来飘一飘,好吗?

  小小子:

  (1)指名读,请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装、拿、塞)

  (2)“大大咧咧”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表演一下?

  (3)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小小子们的惬意快乐。

   (4)羡慕“小小子”的好口福吗?让我们也饱回口福!鼓励学生边读边演。

  2.喜欢“小姑娘”的同学也请站起来,我们一起香香的飘一回!喜欢“小小子” 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饱饱口福!

  3.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真是快乐无比啊!(板书:孩子乐)学生齐读。

  4.试着背诵你喜欢的一幅画面。

  5.出示填空:槐乡的孩子真___!__________。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内心的感想,既进一步感悟到了槐乡孩子的乐,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实情感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是啊,每到五月,整个槐乡就浸在香海中了,连前来游玩的小朋友也被香气熏醉了,不想回家。而此时,最快乐、最自豪、最幸福的要数槐乡的孩子了,他们采槐花、做槐花饭、带槐花、吃槐花……

  我们不由发出感慨——“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中心句的再次出示起到首尾呼应,深化学生认知,升华学生情感的作用。)

  2.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五月的槐乡是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也是游人的季节。各位同学,待到槐花烂漫时,请你到美丽的槐乡游一游吧!

  板书:              槐乡五月

                        花美        

                        花香        

  孩子乐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