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计

2009-06-10 23:30:07     下载试卷     标签:四年级 教师 历史 经验交流 自我介绍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

  这一组课文,都是写我国的文化遗产的文章。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引起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因此,训练的重点一是理解内容,增长见闻。二是品味语言领悟表达。三是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整个单元的学习分为四个模块:

  1.“交流平台”。(1课时)因为学生通过读书、看电视、上网、旅游等途径,对于祖国的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和认识,所以在本单元学习开始设计一次交流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课外搜集“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诗词、楹联,也可以是历史知识、故事传说,在交流平台中交流展示,从中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教师了解学情。

  2.“理解内容增长见闻”(1课时)目的是通过对三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了解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

  3.“品味语言,领悟表达”。(1—2课时)三篇课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评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这些。

  4.“我是小导游”(3—4课时)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和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保护文物,习作内容是写导游词,通过习作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法,转化为自己的实用语言。在习作中进一步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实践活动中模拟导游讲解,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

  模块一交流平台

  一、亲身感受

  1.回忆一下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观光旅游,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介绍一下。

  2.按照你去过什么地方,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三个方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选代表全班交流。

  二、交流搜集的资料。

  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请说一说。

  2.介绍课本中85页资料袋。

  3.通过读课外书、上网、看电视你搜集了哪些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4.学生分组交流。

  三、图片展示

  学生把搜集的图片资料在视频展台上向大家一一介绍。

  四、谈一谈交流的感受,自己的收获。

  模块二理解内容,增长见闻

  导语: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评为“世界遗产”,到现在为止我国已有30项被列入其中,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一站:长城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通过第一遍读,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你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教师把问题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二)再读课文,图文结合。

  1.了解长城的特点与构造。

  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借助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领会并通过朗读把长城的雄伟气势表现出来。如,“有一万三千多里”让学生在地图上看一看那些省市有长城,算一算日夜不停地走要多长时间,谈一谈登长城的感受,从而真切地体会出长城的万里雄姿。

  2.了解长城的构造时,根据课文文字,参照插图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及其作用。画一画长城的结构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通篇读,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细品,并把自己喜欢的原因批注在空白处。

  (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讨,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并参与共同讨论。

  (五)抄写生字。

  自主记忆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听写检查。

  第二站:颐和园

  导语:我们已经领略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接着游览。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认读生字。

  3.理清思路,画出游览的示意图。

  4.通过读课文,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图文结合,形象感知。

  结合教材的3幅图片,让学生边读文边看图片,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加深对课文的把握。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把它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初步达到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练习生字生词。

  同桌合作,互相听写,检查纠正。

  第三站:秦兵马俑

  带着登长城和游览颐和园的美好心情,我们前往西安,那里有令世界震撼的秦兵马俑。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的过程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根据学习前两课的经验,自己把表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语句和段落画下来。

  (三)以读为主,读中体会。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品读,用心体会,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朗读,评价。

  总结回顾: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模块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并且也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深入体会文章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些“世界遗产”描述的如此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一、整体回顾,概括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篇课文或是一个片断。

  二、赏析词句,品味语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浏览全组课文,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感受。

  2.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说出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1)抓重点段落赏析:

  在《长城》这一课中抓住这两句话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的基础上再全班交流。

  (2)迁移运用:

  在《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两篇课文中,让学生继续运用抓重点段落和句子的方法,通过指名读、赛读、评价读、想象画面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

  欣赏、赞美、自豪的情调。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颐和园的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个性鲜明。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