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12 20:44:00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作文 学习方法 诊断活动 填报指导
【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了解辩论的意义:
辩论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古希腊的哲学家常常为了一个哲学问题辩论不休;中国古代也有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功绩。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辩论中,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辩论,说到底是一种知识、智谋的较量。对学生来说,是质疑、交流、锻炼口语的好机会。
2、悉心指导,做好辩论的准备:
辩论与一般演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舌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提前几天向学生宣布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并做好“如何做好辩论准备”的指导。辩论的准备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自我诘难与反复推敲,保证论点的正确性;二是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三是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
3、组织活动,营造辩论的氛围:
在辩论活动开始前,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辩论赛场,将学生根据各自的立场分为两个方阵;同时,教师要说明辩论的基本程序:开篇立论—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在辩论过程中,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局面,部分学生会因急于表达或坚持己见,出现抢话、抬杠、情绪激动等现象,教师要注意维持正常的纪律,调控学生的发言顺序,合理分配发言机会。
4、适时指导,提高辩论的质量:
教师要深入辩论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听清辩论双方的表述内容;“学会合作”,在学生思考、讨论阶段要能假设对方切入的角度和内容,从而预先找出反驳的理由或语句,以备在辩论中及时给予反驳或必要的补充。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处、重点处进行辩论,同时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发现辩论盲点,以平等的身份及时投入到辩论中,以辩友的身份出现,支持辩论弱势一方,形成良好的交锋场面。
5、及时反思,总结辩论的经验:
小学生思维不够严密,而且在辩论中容易出现偏离辩题的现象,更容易情绪化。这就需要老师在辩论完成后指导学生反思。通过反思,总结辩论的过程,学生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并且能把学习的东西深刻留在脑海中。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