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三

2009-06-15 01:13:53     下载试卷     标签:成语 哲理故事

  执教:申俊

  第一课时

  师:板书课题:23螳螂捕蝉

  今天我们学习————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师:什么是寓言?

  生:通过一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导入中复习什么是寓言,我们已经学过的寓言有哪些。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先来学习课题中的两个生字:螳螂。

  生:齐读。

  师:螳螂是什么?

  生:昆虫、益虫。

  师: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形声字。

  都是虫字旁。

  师: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举例:蜻蜓。你们也找找看?

  生:蚂蚁、蝴蝶、蚂蚱、蚱蜢。

  师: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举例:青蛙

  生:蛇、蚯蚓。

  大部分昆虫的名称中带“虫”字旁,但不是名称中带有“虫”旁的动物就是昆虫,这个练习让学生明白了这个知识。

  师:螳螂的作用可不小。甚至改变了一段历史。下面来学习课文。听录音,发现生字把它画下来。

  师: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课文里的生字和一些多音字该怎么读?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乘机趁机与乘机比较

  衣裳读轻声。

  爪:zhua一般动物的脚。zhao鸟兽的脚,如鹰爪。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三个句子

  1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指名读成语。

  学生字:“侯”与“候”比较,有什么不同?分别组一个词。

  生:侯比候少一竖,侯(诸侯)候(时候)

  师:不的变调,这里读第几声?

  生:第四声。

  师:什么时候读第四声?

  生:“不”在非去声前读第四声。

  师: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会有什么后果?

  生:事情的后果很危险,很难想象。

  师: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不能想象最后的结果,那“堪”什么意思?

  生:“堪”的意思是能。

  读一读

  2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师:指名读成语。

  师:“自由自在”什么意思?句中哪一个词可用来理解。

  生:悠闲。

  师:指名读句子。

  师:用自由自在说一句话,模仿第二句,前半句写样子,后半句写怎么做。

  生:我在公园悠闲地玩,自由自在地又蹦又跳。

  妈妈不在家,我很悠闲,自由自在地在家里唱歌跳舞。

  ……

  3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师:指名读成语。

  师:“恍然大悟”什么意思?吴王为什么恍然大悟?什么原因使他恍然大悟?用恍然大悟说一句,模仿例句。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

  吴王听了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

  少年的话让吴王知道攻打楚国后果会不堪设想。吴王恍然大悟。

  经过朋友的指点,我恍然大悟。

  听了老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

  听了苏格拉底的一番话,弟子们恍然大悟。

  师:完成书后练习,造句,每个写两句话。

  出示三个重点句子,指导学生读,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学习成语,理解成语,使用成语,随文识字,随文学词。

  师:出示: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谁?

  生:吴国要出兵攻打楚国……

  师:太长了。谁来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少年通过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快速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生:一1;二2—11;三12

  师:第一部分写什么?

  生:略。

  师:第二部分呢?

  生:略。

  师:第三部分呢?

  生:略。

  师:出示:

  默读课文,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快速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起因:(第1自然段)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

  经过:(第2—11自然段)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结果:(第12自然段)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楚的念头。

  师:吴王要攻打楚国,为什么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师:指名读第一节。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清楚。

  生:略。

  师:大臣们的理由对不对?

  生:对。

  师:吴王有没有听大臣们的?他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练一练。指名读。

  师:你这个大王一点都不威严。

  再指名读

  师:有一点威严了。

  再指名读

  范读、齐读

  师:通过这句话,你觉得吴王怎么样?

  生:暴躁、固执、专横

  师:遇到这样的吴王,众大臣只好闭嘴了。后来螳螂立了大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节课是《螳螂捕蝉》的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楚。简单了解什么是寓言,复习已经学过了哪些寓言故事,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文章的结构。检查了预习情况,重点检查了学生对文中出现的几个成语的掌握情况。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有多种形式的朗读。重视说的练习,有说成语,用成语造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等说的练习。这节课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说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