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学生毕业后不尊重自己怎么办

来源:网络 2009-08-31 21:17:06

智能内容

  这是一位老师遇到的事:一天,这位老师走在街上碰到了一位他教过的已经毕业的学生,这个学生不但没有走过来打招呼,反而当街大叫老师的名字——不是那种招呼式的叫,而是大声喊,然后嘿嘿地和旁边的人嬉笑着走开,明显的有一种挑衅的意思。自己的一腔热心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他很悲哀,这位老师回忆道:“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看到我了,她是故意的,就是想刺激我。”事后,老师能回想起的和这位学生的过结,只有一条:“她不爱写作业,所以我常常以此为由‘请’她家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首先,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有时教育追求功利性,上级要的是学习成绩,为了提高成绩,有的老师采取了让学生很反感的方式。上级的意志通过班主任传达到学生,班主任就会把学生单纯作为一种工具,逼迫学生为分数而奋斗,即使有一点点过错,也绝对不会放过,轻者训斥,重则“请”家长甚至处分。这样的教育方式必定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使之产生心理变态,而这种变态心理等到毕业就会爆发出来。报复、侮辱、谩骂、嘲笑,有的甚至是令人发指的枪杀老师、殴打绑架老师及其子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要悉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小生命,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为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而应试教育将教育沦为一种知识的传播与训练,忽视了人的价值、情感和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其次,出现这种现象,与我们老师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素质是不容忽视的。有些教师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对学生大喊大叫,语言侮辱,甚至拳脚相加,似乎学生就是没有感情的动物一样。这样对待学生,学生毕业以后是不可能对之有好印象的。有些时候,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无意中伤害了学生,也许就会埋下祸根,学生不但会记住一辈子,而且还会憎恨一辈子。有时候,教师无法处理教育中的一些矛盾而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以此为导火索就会引发许多问题。

  再次,我们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素质问题。即使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些稍微过激的行为,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包容能力,不能事事计较,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素质,学会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这样就不会出现类似于文章开头的事情了。而且作为学生,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认识明白事情的原委,也就好处理了。此外,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学生的这种嚣张气焰。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事情发生之际,一定要冷处理。

  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如果老师再采取行动,反而会激化矛盾,会把事态扩大,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发泄,当他发泄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其次,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

  加强自身素质是最积极的行为,也是可由自己控制的行为,会带来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给学生造成伤害。要搞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最基本的关系,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就像一个学生给一家报社写信说到的:“一个老师是否合格,是否优秀,衡量的标准并不是看他所教学生的升学率如何、平均分如何,而是看他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能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我认为,只有把学生当作在各方面都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才可以评为优秀的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之间倡导一种尊重人权、崇尚民主、坦诚相见、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这是每一个老师所必须要做到的。公平地对待、严格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决不以感情亲疏、个人好恶和学生的品学优劣状况为转移,把教师的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也就比较少了。因为人的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尊重了学生,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用微笑面对别人,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微笑——生命就会在这种双向认同的过程中得以延伸,人生也因此变得厚重起来。我们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感激,他们会努力让自己以一个受尊重的个体融入群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处理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避免发生这类事件,还需要制定一些法规。

  法国在2002年颁布法律,规定学生必须要尊重老师。给学生一些硬性的规定,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约束,否则,他们就认识不到自己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