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以人为本 无为而治

来源:网络 2009-09-02 15:45:35

智能内容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从要思想上充分重视,其次是要工作方法得当。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能力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有关。在这里,谈点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一、以诚为本

  做班级工作既要诚心诚意,又要心甘情愿,确实把班级工作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情;工作要有长远的打算,不可急于求成,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不成熟,其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是逐渐进行的,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工作要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有了滋润学生和感化学生的爱心,才能使“理”更能有说服力;班主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边缘生和后进生,关心的契机可以是衣食住行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中学生的心灵饥渴,渴望关心,可以说对学生付出一份关心就能够换来几倍的真情。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责无旁贷,而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坚持做到工作中“勤”字当头,工作才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谈到“勤”字,我们常说“腿勤、嘴勤、眼勤”,但我认为首先是勤于思考。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婆婆嘴、勤快腿、言穿身、慈母心”。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情,导之以行。但又要把握勤的度,不能对学生的生活加以过细指导,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班级各类事情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者,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对班委会鼎立襄助。久而久之,班级的事有人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己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加以过细指导,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情动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古人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个人只要你深入他的心灵深处,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作为班主任即是学生的长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为长者应该宽厚,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朋友应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基于这一情况,我特别注意去“征服学生”,让学生去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在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与学生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适合其特点的要求。学校、班级所定的制度更要坚决执行。在工作中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严的有理、严的有度、严的有方,“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3、谈话要有亲切感,即使心中有气,也要尽量保持克制,不要表现于形色,更应该注意千万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刺伤学生,要记住一个学生与你为敌,就会有一片学生与你为敌,一般学生会利用各种场合评价老师,他们的评价又往往并非完全公正,而是具有强烈感情色彩,被你刺伤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些不利于你的言论,如果你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一般,这些不公平的评价就及容易传播,从而形成一个奇怪的舆论氛围,最终导致班级工作的失败。

  谈话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令人信服的思想,谈话前要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言行上避免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甚至大发光火,这样一来,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威信。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以何种方式来答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着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集体,为了国家,也为了学生,更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脾气或不发脾气。”仔细想想,“发火”和“不发火”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发火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其副作用是很大的。所以,教师在于学生谈话时,谈话的内容一定要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做到深入浅出,思想鲜明,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达到谈话的目的。

  三、以中间带两边

  我们常说“抓两头,促中间”,但我在实践中感到不能这样。在一个学生的检查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十分震惊:“老师,您知道吗?今天您批评了我,我很高兴,开学以来,你的目光从来没在我的身上停留过,您一次也没和我谈过话,您没表扬过我,甚至批评也没有,每天你找去谈话的不是那些优生就是那些经常违纪的同学。我们也知道老师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我们多么渴望老师您能和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哪怕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甚至骂骂我们也好啊!” 我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沉思,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要占大部分,他们成绩一般,学习认真努力,行为习惯也较好,循规蹈矩。因此,班主任对他们也比较放心,而用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比起优生和后进生要少的多。  然而这样做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等生也是一些渴望被老师关心的孩子,他们努力学习,希望提高成绩获得尊重,他们遵守纪律,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可是班主任却偏偏对他们视若无睹,班主任的信任在他们看来是对他们的冷漠。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马上调整了工作重心,后半期,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中等生上,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和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首先,我逐个找中等生谈心。从情感上给予他们关心,使他们体会到被老师重视的快乐, 接下来,我针对中等生学习努力但进步不大这一点做他们的工作,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信心。在学习中,我帮助他们一个个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他们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在班上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优点。 我四处收集好的学习方法,供他们挑选和实践,尤其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的落实,如预习要认真,听课要仔细,复习要消化巩固,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我发现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班级的其他方面,如争取班级的荣誉、维护班级的利益、促进班级的团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了他们的追赶,优生自然也倍加努力,有了他们的带动,后进生也自觉起来了,整个班级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