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透视“乱班”之“乱”

来源:网络 2009-09-02 15:46:35

智能内容

  场景一:星期一,学校正在举行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但某班却逸出了不和谐音:小部分同学在悄悄地讲话,说笑,有个别的甚至在用手指指戳戳……再看整个班队伍混乱,按规定升旗仪式学生应穿校服,而这个班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穿……

  场景二:嘀叮叮——上课铃响。喧闹的教学楼渐渐归于平静,而某班教室里的吵闹声,呼喊声,相互追逐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异常刺耳!当任课老师走进教室大声吼几声后,教室总算安静了下了,哪知门口又响起了 几声懒洋洋的“报告——”,教室里马上一阵哄笑,乱成一团……

  场景三:每周星期四下午全校教师要集中进行政治学习,这个时间学校安排学生自习。在没有老师的管束下,某班学生开始还能自觉地进行自习。大约过了十来分钟,一些管不住的学生就开始“活动”起来:递纸条,借东西,交头接耳,下位,开玩笑,借口上厕所走出教室……班委干部一次一次苦口婆心地劝诫,可很多学生我行我素,渐渐地,整个教室乱开了花…….

  ……………………

  一个班级,如果长期存在类似现象,不用说,这个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按我们通常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乱班”。本来,“乱班”之“乱”,主要就要表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很多老师都把出现“乱”的原因归咎于学生:学生不自觉,行为习惯不好,自制力差,思想活跃……不得不承认,这些是造成班级“乱”的因素。这里面潜在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我们不妨从班级管理者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般来说,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给班级“造”乱主要有下面一些情形:

  1、不自觉状态下“添”乱

  对班级“乱”的现象,很多学生都能看到,也能意识到它的危害。但在一些场合学生不自觉地就给班级“添”了乱。比如有的学生习惯于一边做作业一边念叨,当他把这种习惯带到课堂特别是自习课上就容易让人感到他在讲空话,破坏了课堂的安静,扰乱了课堂秩序。而这一切,都是这个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造成的。很有可能当你问他:“在课堂上嚷什么呀?”他会显得很无辜地说:“我什么也没说呀!”

  由于班集体是学生集体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它有别于家庭和其它一些私人空间,这就有可能出现有些事情可以在家里做而不能在学校、教室做。一些学生由于对某些行为的是非观念模糊,也有可能在不自觉的状态下“造”乱。比如,天气热了,上了体育课后,学生们都大汗淋漓地跑到教室吹风扇。其中一个学生仍觉得很热,于是,他顺势就将衣服脱了个精光!这个不雅的行为一下让整个教室里炸开了锅……事实上,这个学生之所以做出这个举动是因为他在家里都这样,一热就将衣服脱光,他完全没意识到这是学校,是集体场合!

  2、故意“捣”乱

  学生故意捣乱,是很让老师头痛的一件事。故意捣乱的学生,常常持“唯恐天下不乱”心态,无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在班级、学校里故意制造事端。有一两个这种学生一个班级就很不容易得到安宁。而且,这种学生还常常把自已标榜成“英雄”,“敢作敢为”。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在老师背过身体写黑板时偷偷地扮鬼脸,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而他洋洋得意!

  应该说,学生始终是受教育者,在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毛病!这应该是很正常。事实上,“乱班”的产生,班级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负有更为重要的一部分责任。在班级管理者身上,我们会发现万博体育app:致“乱”原因。

  1、制度不全

  很多“乱班”之所以“乱”,都是因为没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我们知道,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一个班级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要使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做到整齐划一,没有制度约束显然是不行的。班级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一些详尽的规章制度,内容应涉及生活、课堂秩序、作息、清洁卫生、奖惩等多个方面。

  2、执纪不严

  作为班级管理者,不能至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执行班级有关规章制度,或者朝令夕改,或者随意降低要求,或者因人而异,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奖惩失度……这些都是执纪不严的具体体现。由于执纪不严,管理者的威信下降,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也就大打折扣,一个班级也就失去了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越来越乱!

  3、督促不力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决非朝夕之功。但一些班主任由于没能花万博体育app:的时间和力气去督促强化,致使整个班级良好的习惯难以养成,这也是班级致乱的一个因素。课前静息制度的养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上课的“静”转为下课的“动”容易,但要由下课的“动”转为上课的“静”就有些难度。但课前静息又是一个较好的学习制度。不论在什么类型的班级,要真能做到课前静息,就得依靠班级管理者多花些时间督促学生课前静息。所以,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总会在上课铃响前一两分钟赶到教室,组织学生静息。

  4、管理无绪

  因为教育管理者对整个班级认识不透,对学生了解不够,不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去管理班级,管理思路不清,失去头绪,久而久之,也会使整个班级变乱。

  另外,由于教育管理者本身的素质、性格、育人方法都可能成为让一个班级变“乱”的原因。

  一个“乱”班对学生的危害是很大的。找到班级“乱”的原因,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千方百计让一个班集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乱班”的认识要提高

  一个班集体,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单位,一个德育的组织,而是一个以对学生的可持续性教育和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组织和教育系统。作为“乱班”的班主任,一定要认真观察、分析“乱”根源,采取果断措施,切忌放任不管。

  实践证明,一个“差班”、“乱班”,经过班主任的辛勤劳动,方法得体,可以转化为“好班”、“优秀班集体”。而一个“好班”,由于班主任不负责任或者工作不力,可以沦为左班。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的发展趋向,深刻影响着班级每个学生的成长,关系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所以,作为“乱班”的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认识,全面树立“学生为本” 的教学思想,尊重和平等对待“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乱”尽快变为“不乱”

  对“乱班”的学生要严格

  俗话说“重病犹需猛药”,要迅速扭转一个“乱班”乱七八糟的局面,也需要一剂“猛药”,而这剂“猛药”我认为就是“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一些常规,我们如果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使之获得最佳效果。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装形成一种行为定势,而严格的训练又会使学生表现更趋于稳定,最终习惯成自然。

  班主任一定要根据学校的管理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要把贯彻执行规章制度视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成为全班同学的自觉要求。

  在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督促,并且要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检查督促的过程中,还应做到班级成员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有任何特殊。

  对“乱班”要进行有效调控

  当然,对“乱班”,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严格”,但真正在对班级进行调控时,只有“严”是不够的。如何有效调控“乱”,尤其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乱班”班主任如同一名要给有顽疾的人施救的医生,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如果一贯施以猛药,也不一定能奏效。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有一章为《科学管理班集体》,其中有两篇文章对调控“乱班”很有借鉴意义。一篇是《治病救人周》,另一篇是《控制“三闲”》。

  作为班主任除了要能调控“乱”,更重要的是要将可能产生的“乱”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工作要有预见性哪些场合,哪些时间班级可能会“乱”,班主任一定要心里有数!

  另外,对班级的点滴进步,班主任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