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精彩专题 > 国庆节专题 > 正文

《建国大业》观后感--我给影片挑毛病

来源:豆瓣 文章作者:spanisheyes123 2009-10-08 10:21:03

智能内容

  昨天看了电影,本来期望挺大的,但是看完之后,果然发现这就是一个3000万低成本的主旋律作文流水帐国庆宣传片,非彩色故事片,彩色视频幻灯片而已,非常失望.有点上当的感觉,谈不上是大片,主要的毛病:

  1:跳跃太快,好像片花一样,不流畅,显然不是一个大导演的作品,也许是时长的原因

  2:没有明显的剧情,看得很麻木,东扯西扯,政协方面也不像是主线,反正除了陈道明救人那场,基本没意思

  3:大场面的战争戏完全是《大决战》,《大战宁沪杭》的片段,老蒋在飞机上看到的是《淮海战役》里面的黄维兵团抢渡涡河的大场面,刚好到黄维的参谋人马登上小丘为止,从节省的投资看,至少应该给八一厂1/5的票房吧.一个电影使用另几个电影大量的成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不是骗钱吗?我不知道电影界是否允许这样,反正美国的战争片没有这样不要脸的.我看到第1场飞机轰炸,就知道是淮海中邱清泉东进的戏,气不打一处来。还故意把颜色去了想冒充资料片蒙混过关,可恶!那个坦克掉下小桥分明是黄维的坦克嘛。呵呵

  4:有些明星龙套还算自然,有些就突兀了,影响观看流畅,比如梁家辉...

  5:蒋介石是一代枭雄,严峻清瘦,被张国立演成呆滞木瓜似的废物胖佛爷,这种人也能是领袖?说的哪里是浙江普通话嘛(明明是四川话),自作聪明,听的好怕他说出什么语音变化,严重影响我观看。李宗仁倒是好强大啊,事实上老李气场根本没这么大,还有号称小张飞的小诸葛白崇禧。国军人马帅的太过分,有点滑稽了。

  6:看到一些飞机的特技觉得特傻,早过时了,导演在逗小孩

  总之即使是主旋律,这也是一部很一般的电影,水平甚至还不如<<开国大典>>,和大决战三部、周恩来、云水谣等等不在一个水平上.大概水平就是现在播放的<<解放>>电视剧的胶片版本,显然是一个仓促完成的应景之作.当然,冲着明星去的,另当别论。


  但是,但是,我要说的是但是.这里面有几场戏把我给震撼了,不但值回票价,甚至还想再看一遍,这便是陈坤参与的所有戏份.很奇怪的是,其它人的戏支离破碎,但是蒋经国的戏基本是比较完整的,它自成一套戏中戏,看来导演知道这人戏最灵,可以说,陈坤单骑救主了.

  蒋经国的出场颇有质感,在窗户后面冷冷的看着这些国民党大员小丑们,镜头的冷感超梁朝伟,这些老贼使得党国和父亲的江山风雨飘摇,他要去做最后的抗争.接着请缨去上海打老虎,后面是和杜月笙和孔少爷的面对面的"战争"(绝对飙戏啊),最后含泪接收了父亲让他放手的命令.他已经接近抽泣了但又忍住(那个表情演的颇为复杂):“党、国 ,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他稽查工作的失败也就标志着国民党系统完全的溃败.一个热血青年不得不面对现实,臣服在父亲的威严之下,接受败守台湾的命运.

  如果梅兰芳这样的人物电影能够成功,我太相信如果陈坤主演一部叙述蒋经国在苏联和大陆时期的传记电影将会获得空前的成功.不客气的说,找一个大导演,可以拍出<教父>/<美国往事>的时代质感.蒋经国在苏联,在江西,在上海的故事都具有传奇性,还有章亚若这种复杂故事(花花公子?很符合陈坤)和"以血洗血"等等.青年蒋经国的这些题材,在海峡两岸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在所谓统战方面,也应该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小蒋是马英九的偶像嘛。蒋经国没有被我党否定,初期甚至还是共产党员.这样一个人物命运的变迁太有史诗韵味了,从苏联到抗日再到内战到台湾,结尾就结在他在金门视察前线,遥望大陆,回味无穷.一部近代大历史画卷在这个传记片中被展现和衔接,沧桑之一幕幕将表现出我中宣部需要的历史之必然。

  演员毋庸置疑只能是陈坤,以为本片是凑热闹的片子,明星都是赶场子不应该很认真,但陈坤却刻画的太出乎想象了,不敢说蒋经国本来就是这样,至少观众认为可以是这个样子,严峻的侧面,冷毅的嘴角,笔直的(军人)身材,完美的台词功力,不能不说是一种观影的美学享受,陈坤表现出了厚重的责任感,历史感和为父为国之忧心之惆怅,想大干一场却天不助我.其尽职沉稳却内含杀气的气质不亚于教父里的小Mike.中国大陆居然有男演员开始有魅力了。

  之前看过<画皮>,现在看到他能把历史人物演成这样,实在觉得他有急速向影帝级别的巨星和"电影艺术家"水平迈进的趋势.随着年纪增大,他成为中国头牌男巨星是很可能的,特别是他有西方化立体的脸部轮廓,对于刻画人物非常有帮助,其未来成就号召力超过刘德华梁朝伟等等也不一定啊。中国演员里能把一个近代人物演的这么深邃这么复杂并可以细细品位的实在太难得了太可以经典了,比较黎明的梅兰芳,陈坤好出不止10倍啊..他自己在接受三联的采访是也说,自己是下了功夫,阅读了大量的传记作品,仔细的体会时代和蒋的内心世界,才达到了这个效果.

  “这个人物身上有巨大的戏剧性,对演员来说就是绝对的挑战,能十足精彩,也能彻底失败。成功的前提是,你要找到自己理解人物的角度,找到你自己能相信的理由,但真的走近这段历史,你才感受到它的浩大和庞杂真不是言语能及的。”

  “于是我试着从他的出生开始,透过他成长的经历、家庭的变故、父亲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父爱的接受与抗拒,这种种细节背后藏着的情感源头,我乐于从中一点点体会和梳理出蒋经国的精神世界。后来,这些感受在处理戏中那条蒋经国和父亲之间的线索上也尤其好用,我觉得自己终于能对人物的内心有所把握。”

  既然小陈做了这么多功课,相信几场戏难以施展,岂不可惜。所以,可筹拍一部<<青年蒋经国>>,李安或陈凯歌来导(有说杜琪峰陈可辛的),华人地区发行(大陆我D人物别人不买账啊).有了大业的基础,何愁票房.您看我的建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