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找规律》(数)教学设计二

2009-11-17 16:45:24     下载试卷     标签:找规律 图形 课件 阅读材料 诊断活动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二课时,着重教学数字间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时教学的规律,不再是一组事物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相邻两项等差的规律。在教学时,首先出示情景图,在学生找规律巩固旧知的同时,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然后,转入新知的探究过程,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引导学生找出以前规律的共同特点,然后将新规律与之进行比较找出其特点,抽象出数量间的变化规律。接着进一步抽象到数字间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最后,设计创造规律的活动,既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又与教师形成互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反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新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加深难度,出示思考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动脑,拓展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题

  小朋友们,小华在自己的生日时,亲自布置了自己的房间。你们看(电脑出示情景图),漂亮吗?房间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先出示情景图,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巩固旧知。

  小朋友们在小华的房间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真聪明,它们都是有一组重复出现的。

  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看[电脑出示例7的(1)],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电脑出示数字]那么,后面应怎么摆呢?

  [出示图形与数字]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在小华房间里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电脑同时出示房间中的规律和例7的(1)]

  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图形。

  d.我们找到了这组图形的摆放规律。那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大家能找出来吗?[出示例7的(2)、(3)]

  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0)  在学生明白原来学习规律的特点后,出示新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新规律,并找出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最后设计活动,仿照性地创造规律,巩固新知。

  e.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f.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投影器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2.教学例8。

  a.大家看,这是小华创造出的规律[电脑出示例8]。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电脑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应填的数]

  在例7教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例8的规律,并总结找规律的方法。最后,采用“我来考老师”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创造规律,将新知识逐步消化。

  b.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深化

  1.完成书上第90~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二

  课前谈话:

  上课之前,先贴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奖品小星星吧。

  老师贴两颗星星。什么颜色的?(黄色、蓝色。)

  你猜老师接着会贴什么颜色的星星?(生猜师贴)你猜对了吗?

  再猜我会贴两颗什么颜色的星星?(生猜师贴)猜对了吗?

  你认为现在我会贴两颗什么颜色的星星?先贴哪颗?

  好了,老师还贴上一盒子星星,奖给善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和学习快乐的同学,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星星,你们有信心吗?(有)

  倒出信封里的学习材料,放在桌子上。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不急着上课,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 嚓 嚓 嘣 嚓 嚓 嘣 嚓 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谁能接? 他接得对吗? 好,再来一组动作。

  (2)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动作: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

  谁来接? 一起接一次?

  2.好,都会玩这个游戏了?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这样布置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说。

  (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

  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举起桌面上这种颜色的小旗。

  都猜是黄色?看看对不对。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课件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和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师: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举起你的发现。下一个灯笼呢?

  生1:彩花是按绿花、红花、黄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生2:灯笼是按紫、金黄、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该怎么分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智力闯关”中也藏着规律,你能发现吗?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请组长发学习材料说:有两关,不仅要闯过第一关,还要闯过第二关才算闯关成功。

  电脑显示“智力闯关”,点击音乐和字幕。师问:准备好了吗?喊闯关开始,

  学生在学习材料上做,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2.闯关成功了,都站起来,随着音乐轻松一下吧。

  课件出示音乐,师生边唱边跳。

  在我们的动作里,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生回答。

  3.嗯,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或者声音来表演规律呀?谁能想出一组规律来演一演?

  生商量,表演。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麦当劳叔叔、长城、桥、刘翔等。

  2.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

  五、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聪明的设计师都习惯运用规律来布置我们周围的环境,老师这里也利用规律设计了果盘和衣服。

  现在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律先摆一摆,再贴一贴,相信你们能设计出比这更好看的果盘和衣服。

  师边发材料边讲要求:

  (1)组长安排好两个同学合作设计衣服、两个合作设计果盘。

  (2)先摆出有规律的图案,再撕去材料反面的双面胶纸,贴好交给老师。

  同桌商量,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师巡回辅导。

  展示作品,集体评价,表扬小小设计师。

  六、课后小结

  课件出示:智慧星、快乐星。

  好了,快要下课了。请大家对照屏幕上的两颗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课你会了吗?你快乐吗?如果你都做到了就伸出两个指头,如果你只做到了一样就伸一个指头。

  生闭上眼睛想,伸出指头评价自己。

  好的,同学们都诚实的对自己进行了评价,这也很好。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去操场上、教室里再找找有规律的事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