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09-12-22 22:37:10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活动名称:扬中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周

  一、复习旧知,朗读旧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黄鹤楼送别》,打开书一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生:齐读。

  二、朗读话别,感悟话别。

  师:离愁别绪在心底,而情难启,而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听一听两位大诗人是怎样话别的?

  师: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听完他们的话别,你觉得此时李白和孟浩然的心情怎样?

  生:我觉得李白和孟浩然此时都很难过。

  生:我觉得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开,他们都很舍不得,都不愿意分开。

  师:你还能从他们的言语中看出些什么呢?生:我看出李白很崇拜,很敬仰孟浩然。

  生:我还能看出孟浩然虽然也很难过,但他比李白年长,所以他试图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生:我也看出孟浩然不愧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他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师:是呀,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流溢在句里行间了。拿起笔,读读李白的这番道白,边读边思考,哪里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敬仰,对这次分别的不舍?

  (学生边读边划边感悟与思考。)

  师:(指小黑板)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就请您满饮次杯吧!”我从李白言语中对孟浩然一系列的尊称中看出他的敬仰之情。李白称孟浩然为夫子,而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您的人品,您的诗篇,结识了您,一直把您当作,请您”短短的一段话别,李白竟用了这么多个您,我觉得,他不只是一般的敬仰孟夫子,而是非常的敬仰。

  师:老师现在也很敬仰你,因为你不仅读明白了李白的语言,还将他的内心分析的这样透彻、准确,我觉得你能做李白的半个知音了。真是不简单。其余同学还有高见吗?生:“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知道,李白与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在中国自古就说“长兄若父”,还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白说孟浩然是自己的兄长和老师,可见,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有多高的地位。[

  师:请给他掌声,感谢他用丰富的历史知识解读了李白,解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他们的关系,孟浩然真是李白的良师益友呀!

  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誉”是指好的名声。李白赞扬孟浩然的才学,诗篇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师:李白多么的敬仰孟夫子呀,让我们带着无比敬仰之情,朗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前两句)

  师:生活中突然就要失去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一个兄长,一个知音了,李白能不难过,能不伤神吗?一齐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担心哪天才能再见,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见对于孟浩然的离开,对于这次分别,他是多么的不舍呀!再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帆船启航,将不见故人。一起读出李白的不舍,读出李白的难过!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真是兰舟未发已盼君回呀,面对友人的道白,面对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动极了,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但毕竟他比李白年长,他得一面将自己的眷恋之情隐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齐读。

  (生齐读孟浩然的话别之语“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王勃说,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

  师: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是想向李白表白什么呢?

  生: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师:是呀,正如他后面讲的,我们的分别只是(生:暂时的)虽然分别了,但友谊却(生:永世不绝)

  师:你能领悟孟夫子这番话的深远含义吗?他是要告诉李白什么呢?[

  生:他要告诉李白:别难过,我们不是永远分开,还会重逢的。

  生:他要告诉李白: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生: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师:李白听了友人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他会开心起来,是呀,孟兄所言极是,我们不是永别,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见了,不要那么伤感。

  生:他会想,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心中牵挂就够了。

  师: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

  (生齐读孟浩然的话别语。)

  师:两个大诗人,一对好知己,他们的话别是多么的深情,多么的深刻呀,还想再读吗?

  生:想!

  师:老师读旁白,一、二组同学读李白的话,三、四组同学读孟浩然的话。

  (师生共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三、心随船去,想象内心

  师: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无奈这样的良辰美景却要分别。终于,孟浩然登上了船,他得走了。他们挥手道别。白帆随着江风渐去渐远,最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而李白一直就这样久久地站着,久久地站着,全神贯注地看着帆船驶向天边,最后只见到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仍不肯离开,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谊都托付给江水,好陪着帆船,伴着友人到达目的地。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能猜猜此时伫立岸边,举目远眺的李白心里正想些什么吗?

  生:想当初,我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携手同游,好不快哉。

  生:想当初,我们秉烛夜谈,同塌共枕,真是形影不离呀。

  生:而如今,我们天各一方,远隔万水千山。

  生:不久后,我们一定还能重逢,孟兄,我还在此地等待您的归来。

  师:多么真诚的朋友,多么真挚的友情呀,一齐满含眷恋之情地读: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名诗,理解诗意

  师: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生看黑板齐读)

  师:学完李白创作这首送别诗的背景,再看这首诗,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而准确的理解它的意思了吧?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师:“之广陵”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是到,往,去的意思。

  师:“故人”指谁?生:指孟浩然。

  师:也就是李白的——?

  生:朋友、知己。

  师:“烟花三月”是怎样的三月呢?

  生:繁花似锦的三月。

  生:鸟语花香的三月。

  生:百花怒放、景色艳丽的三月。

  师:同学们知道吗?自从李白写下这句诗后,原本著名的城市扬州更有名了,一直到今天,尤其到了三月,人们纷纷赶往扬州,欣赏那里的美景。而“烟花三月下扬州”被后人称为“千古丽句”。一起美美地读这句诗。

  师:“孤帆”指?

  生:一只帆船。

  师:老师有疑问,长江上不仅是沙鸥点点,我觉得一定还白帆片片,而李白的诗中为什么说只有一只帆船呢?

  生:因为李白只凝视着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他全神贯注的只看着那一只载着友人的帆船,其他的都似乎没看到。

  师:“尽”指消失的意思。“唯”、“天际”呢?

  生:是只的意思,天际是天边。

  师: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将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生说)

  师:能背诵这首诗了吗?

  生:能!

  师:先自己练一练。

  (指名背,一起背)

  五、积累拓展,情感迁移

  师:《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自古多情伤离别,多少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一些送别诗,谁来诵读一下。

  (一生读)

  师:这首诗你制成了几张书签?

  生:三张。

  师:老师给点时间你,将这三张书签现在就分送给你的三个友人,让他们分享你的资料,和你一起积累,与你一同成长。

  (生离座欣喜地送出书签,收到书签的学生惊喜,全班学生目光相随。)

  师:还有谁来诵读收集的送别诗。

  (生读)

  师:你制作了几张书签?

  生:一张。

  师:啊——?

  生:因为我的朋友不多。

  师:老师支持一下你,因为朋友不在多,而贵于精。但我很想看看,谁那么荣幸,能做你唯一的知己。

  (生送出书签,师笑。)

  师:拿到书签的同学们,你们手中握着的不仅是一张薄薄的书签,更是一份真诚的心,一份真挚的情呀。我觉得它一定很沉。请妥善珍藏好这张书签,珍惜这一份可贵的友情。[

  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从李白和孟浩然的身上,你一定对朋友,对分别有了新的认识,请选择其中一个为主题,用简短的语言在空白书签的后面写下你的认识,待会送给你的知己,你的故人或你的兄长、老师。

  (生写)

  (生送书签)

  师:此时,我觉得自己很孤独,很可怜,(摊开两只手)因为,我到现在还是两手空空如也!(师故意尴尬地笑)

  (听课老师也会心一笑)

  (学生立刻明白意思,有学生送上书签)

  师:谢谢,谢谢你们,虽然这友情来得迟了些,来得勉强了些,但我还是很感动,还是要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表达的珍贵的友情。

  (后排听课的老师中,有几位开心地向我轻挥他们手中的书签,因为他们也收获到了友情。)

  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