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精彩专题 > 热点话题 > 正文

为小学课本造假而辩论

来源:济南奥数网整理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10-12-01 19:22:48

智能内容

  近期小学语文课本改革可谓是人云亦云,针对这次改革,先不说所节选的国外文选的效果怎么样,首先我先为被删选的课文平反:

  1.、《云雀的心愿》

  挑刺:“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鸟类没有汗腺,哪来汗水?

  辨析:拟人手法中,此方法似乎并无不可。否则岂非童话中的鸟兽会说话,都不符合科学常识?

  2.《乌鸦反哺》

  挑刺:乌鸦无家庭,无从反哺。被称为“以美德绑架孩子”又一例。

  辨析: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3.《爱迪生救妈妈》 文章描述爱迪生妈妈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到家里来动手术,但是灯不够亮,小爱迪生想出办法把所有的蜡烛放在镜子前面,集中光线让医生完成了手术。

  挑刺:研究团队称在委托留美学生查阅文献及求证医学专家后得出结论为,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

  辨析:至于《爱迪生救妈妈》,朱立奇说江苏教育出版社也对此进行过“考据”。“调查组说1886年才出现过急性阑尾炎这个名词,但不能说名词之前就没有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最早的一例阑尾炎手术其实是出现在1723年。”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也出过一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系列美术动画片,其中有一集《聪明的爱迪生》就描述了这个小爱迪生机智救母的故事。 同时记者也查阅到,去年10月10日,有网友查到,美国1940年拍过一个电影《少年爱迪生》,该视频中,的确有关于少年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光照明的故事。

  朱立奇说,故事不是历史,从目前来看,这两篇既不是主观造假,也并没有造成什么恶劣影响,说造假害孩子,有点“过了”。

  4.《陈毅探母》 课文描述的是陈毅元帅回乡探望母亲,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衣服的故事。

  挑刺:研究团队称,在陈毅元帅的传记和生平年表中都查不到有关记载。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该故事描写了身居高位的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的事迹。

  辨析:“对这两篇课文的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朱立奇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就有人质疑过《陈毅探母》的真实性,当时朱立奇就找到了位于四川乐知县的陈毅纪念馆的退休员工胡兴模老人,也就是该文最初的作者。“胡兴模老人告诉我,这篇文章是自己在纪念馆工作时写的,向他叙述这个故事的就是陈毅的胞弟陈季让先生,文章完工后陈季让先生也过目过的。”朱立奇说,由于这些生活小事不会出现在陈毅的生平年表中,所以以查阅年表等方式就确定故事为杜撰是不合理的。

  语文教材屡屡被质疑,教材“变脸”还有多远?朱立奇告诉记者,苏教版教材其实年年都有“微调”,但要“大变脸”还不现实。

  朱立奇说,每年都会有读者、老师、家长和出版社联系,提出教材中的小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出版社会一一核实,如果是硬伤,一定会改过来。所以每一届学生拿到的教材都是经过“微调”的,但是要对教材中文章进行大改动,目前还不现实。国家对教材使用也有严格规定,除非课程标准有大的变化,否则教材是不会做大篇幅调整的。

  哎,希望这场变革风波到此结束,也希望广大读者不要被误导,弄清事实后在去定论一些事情~~而不要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