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挽救未成年人,法律有温度更应有硬度(2)

来源:新京报 文章作者:劳月 2016-06-12 11:48:49

智能内容


  不过,也得指出,查处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挽救、宽大。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件,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饭堂打饭时受到了欺负,便从校外叫来几个朋友,拿着铁棍和自来水管,到学校宿舍,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欺负他的那个同学打成重伤。事后,几个打人的孩子的父母赔偿了被打的孩子,达成了和解,案子以不起诉结案。

  我当时极不赞成这样的处理,认为宽大无边将会害了孩子。可以推断,这几个打人的孩子和看到打人过程的孩子估计也会这样想:再大的事赔几个钱就没事了,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好事吗?所以,笔者以为,对未成年人犯罪,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心智不成熟,考虑到案发的实际原因,实行从宽从缓的刑事政策;但与此同时,又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行为给社会、给他人带来的伤害,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让他们懂得法律的不可侵犯,接受犯罪行为的深刻教训。对未成年人来说,必要的惩罚恰恰是最好的教育和挽救。法律有温度,但更应该有硬度。我们既要给迷途羔羊以法律的温暖,又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的罪责。这才是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正确方法。

  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了那些迷途的羔羊》,评点了一位年轻检察官写给那些被封存犯罪记录的孩子们的诗。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请允许我用这首诗里的句子来结束这篇短文:“让我们陪你在西子湖畔行走/让和煦的晚风吹去那丝阴霾/让温暖的晨光照亮你的新途/让那未曾遗失的梦想/不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