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7-03-02 15:29:43 下载试卷 标签:北师大版 语文教案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课后反思: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