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重点内容复习资料汇总(1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3-06 18:51:34

17、《长城》
①划线部分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油然而生。
③"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长,与开头的"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
"才"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8、《颐和园》
①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
②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湖水的静。(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门供游人乘坐的船)
③在这段话中,文章运用了表示方位顺序的词语,写了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看到的事物,层次清楚。
19、《秦兵马俑》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①省略号表示兵马俑还有许多不同的神态。
②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突出了秦兵马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20、《古诗两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他还有王维的《山中送别》、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
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依依不舍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景。其中的故人是指孟浩然。全诗紧扣一个"送"字展开,送的时间是"三月",送的地点是"黄鹤楼",送时的感情是依依不舍,诗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⑵《送元二使安西》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诗人送别友人是在春季。诗中"渭城"这个词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朝"点明了道别的时间,从"更"这个词可以看出酒已经劝了多次,尽了多杯。他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很有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的意思是: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香醇的美酒吧,等你西行除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