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的选择力如何炼成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9-22 10:55:55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在多元发展的时代,作为学校管理者,更需要进一步变革学生成才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新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在课程实施还是考试评价上,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如,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新高考改革的工作原则,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强化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等等。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在“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下,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在为学生提供万博体育app:选择空间的同时,着重强化学生自主选择力培养。
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自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实施“选择性教育”,赋予了学生考试选择权、学科选择权、课程选择权、学校选择权和专业选择权。新高考之下,学校及时主动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努力促成必修、选修两个课程体系有机整合的课程发展目标。在长河的校园里,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与众不同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课表。通过个性化课表,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发现和开发自己的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是科学对待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保证学生的选择权和发展权,承认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浙江新高考“7选3”选考科目共有35种组合,学校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不走组合套餐制的老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问题也出现了:学生选课分散,教学班小班化;学科失衡,学科老师或富余或短缺,教室、实验室等硬件不足,等等。尽管学校在排课、走班考勤、教学质量把控、教室硬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为保证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学校还是坚持将大走班制度推进下去,并在实践中将这些问题各个击破。
在新高考的改革实践中,学校还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组织模式,部分课程采用分层走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能力水平差异分层教学,为学生打造更精准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科的师资安排上,学校采用学生选教师的新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教师上课,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