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2018-12-02 15:47:15 下载试卷 标签: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 教案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望大陆》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现代诗朗诵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推敲词句,感悟诗歌格律、韵味美的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
教学设想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中包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通过揣摩品味,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1、教师引出:50年前的1月12日,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位老师身患重病,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2、于右任个人资料介绍。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著名的现代诗人、教育家、书法家。
二、初读诗文,感悟诗句古朴、伤感的韵味
1、学生自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重点生字:“殇”,字音、字义,国有殇的意思。
2、再度诗句,读出诗句的节奏
“兮”字的意思是语气词“啊”,将“啊”字换入诗中对比体会诗句古朴、伤感的韵味。
三、解诗意,走进作者孤独、沉郁的内心
1、同桌互读诗句,互讲诗意。
2、解题意,“望大陆”——眺望大陆。
3、作者在诗中要眺望——大陆、故乡。
4、体会作者的孤独。(补充资料:于右任1949年到台湾,1962年写这首诗,已经13年没有回大陆。)作者在大陆有他曾经71年的回忆,在故乡有他的亲人——妻子、女儿、亲戚。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