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8-12-17 16:59:36 下载试卷 标签:苏教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 数学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观察情境图中的物体,形成直观表象。
(1)谈话: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师手指大屏幕)老师带来一些形形色色的冰淇淋盒子,仔细观察,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 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预设一:我是按圆柱和圆锥分的;
预设二:我是按形状分的。
(2)大屏幕出示分好类的两组盒子。师介绍:一组是圆柱,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一组是新认识的图形圆锥。(板书:圆锥)
2、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积累感性认识。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圆锥形状的的物体。
学生可能会想到未削的铅笔、水杯、胶棒,广场上的圆柱子、压路机的滚子等是圆柱。铅笔尖部、塑料跳棋下部、沙堆、陀螺等是圆锥。
3、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让学生想想圆柱和圆锥的空间图形的样子,一起画下来。课件演示画出的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
4、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一:怎样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预设二: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预设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是什么?……
5、揭示课题。
谈话:通常我们先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然后再研究它们的表面积、体积等。随机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分类、举例,使学生对圆柱、圆锥整体上认识,形成初步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物到形,由生活走向数学,引导学生对照模型想图形,在头脑中形成圆柱和圆锥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观察圆柱,发现特征。
让学生用以前研究空间图形特征的方法,想办法研究圆柱的特征。先自己动脑想一想、做一做,然后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探究特征。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