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语文教案(2)

2018-12-20 20:08:59     下载试卷     标签: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5、此时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整体感知)

  交流自己体会到的词所描绘的美丽春景。

  6、有感情朗读(背诵)诗句。

  四、精读,品词味

  1、师:短短27个字,为什么能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隽永清新、丰富秀丽的水乡风景图。古人的语言的究竟有着怎样的凝炼与绝妙呢?老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词时,你能发现其中看似简单普通,却是作者别具匠心、反复斟酌推敲的词语吗?

  2、品析“青、绿”

  “青、绿”是同一种意思吗?都表示绿色,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绿色的词(一个字的),“翠”——遥望洞庭山水翠是一种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绿);“碧”——碧玉妆成一树高(富有光泽的绿);“苍”——日暮苍山远(深沉的绿);“葱”——(浓厚鲜活的绿)为什么这么多表示绿色的词,作者偏偏用了“青”和“绿”呢?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或者,能不能把“青、绿”的位置换一下?你自己试着替换读读看,再与诗的原句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品读,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A、词义不符;(举例说明)

  B、音律不和谐。(举例说明)

  看似简单直白的两个字,却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的结果,那简单就是惟一的。瞧,我们学着诗人,用心去读、去观、去品、去悟,总会有深妙的体悟和发现。

  五、了解诗人,品味诗情

  1、那么这个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人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读读全词,连题目、作者都读。

  学生自主探究。

  (1)有可能是渔人:A、趁着春水涨、鳜鱼肥,多打鱼,好养家,连斜风细雨都不顾。B.从诗题《渔歌子》,这首好像应是渔歌,所以那人应是打鱼的渔人。是一个勤劳的渔人,读这两句诗。

  (2)有可能是诗人。诗人为这美丽的山水所陶醉,他觉得这斜风细雨也是一种美,所以留恋不归。

  (3)(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肯定)

  2、了解作者。

  (出示灯片: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唐肃宗时弃官归隐,没有回故乡浙江金华,而到湖州居住,常常在船上漂泊,自称“烟波钓徒”。他归隐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之中。在这种情势下,他因为无力佐治,只得避居江南水乡,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此诗,作者明写渔父,暗写他本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正反映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

  3、再诵古诗,读出韵味。师引: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这样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读

  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读,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读(层层递进)

来源:奥数网 作者:奥数网整理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