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说课稿 > 小学语文说课稿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 正文
2019-01-20 18:30:03 下载试卷 标签:北师大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二、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1. 西门豹为什么不明令惩处官绅、巫婆,禁止祭河伯?(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西门豹是一个有勇有谋,有民本思想,又有远见卓识的封建时代官吏;
2. 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主要让学生联系现实,结合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了解古人为人处事出的方法。)
3、作者在叙述西门豹所做的两件事时,用的笔墨不一样。第一件事详写,第二件事略写,详略是否得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因为兴修水利易,移风易俗难。邺县水患频繁,官府借口平息水患串通巫婆收取重税,装神弄鬼,愚弄百姓,中饱私囊,如果不先戳穿官府和巫婆的骗术,破除迷信,就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也就不能统一思想,谈不上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修水利。也就是说,如果思想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西门豹就难以服众,他的政令也就难以推行,所以第一件事是问题的关键,应当重点描写。同时,从这件事上反映出西门豹卓越的才能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应当详细描写。
教师明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辨别材料的性质,分清材料与中心的主次关系,取舍有度,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鲜明,文章中心突出。
4、西门豹卓越的才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他一到邺县,就“会长老”,问民所疾苦——善于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提问:他选择的调查对象是邺县“长老”,即年高而有名望的百姓。如果他以“三老”(掌管舆论、教化的官)、“廷掾”(辅佐县令的官)为调查对象,那么,他会获得怎样的信息?
(他获得的邺县贫困原因的信息就不是“苦为河伯娶妇”,而是“漳水悍怒,迁徙无常”了。两个结论,一个“天灾”,一个“人祸”,相差何其遥远!)
5. 感悟文章的写作特色。(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让学生通过读、找出人物之讨论来解决这一问题,先让学生找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明确本文在逼真的场景、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
1. 三个通假字:趣、娶、傍
2. 两个词类活用:浮,使动用法。 乐,意动用法。
3. 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好 顾
4. 虚词主要强调“为”,为在本文中的三个意项。
四、作业布置:搜集古代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的循吏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亲身调查
巧妙惩恶
造福百姓
六、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组织和引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说——悟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引导到理解当时迷信对人们的影响的氛围。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