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幼小携手实现“三通”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2-12 09:34:27

智能内容

  ■聚焦“幼小衔接”·实践篇④

  近年来,各种幼小衔接班层出不穷,促发我们思考:在幼小衔接中是否需要专门培训班的介入?出现这种需求的背后,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我园因坐落在北京宣南儒释道寺庙的旧址上而得名,在60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园所文化,强调教育需要家、园、社区与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为幼儿发展创设和谐有序的精神环境,托起每名幼儿各不相同的精彩。在这种文化的引领下,当面对幼小衔接这一问题时,我们希望能从身边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为幼小衔接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

  与幼儿园仅一墙之隔的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成为我们合作的天然优势资源。自2016年以来,幼儿园为缓解社区居民子女入园压力,积极与宣师一附小达成合作,将幼儿园大班部设在了小学校园,与小学共用部分活动空间。空间上的共享成为我们开展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如何挖掘双方教师资源、同伴资源、课程资源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实现三个打通,让衔接落到实处,走向“合作共赢”,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打通教师资源:与小学合作,建立长期平等沟通机制

  如何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幼小衔接道路?不同国家的幼小衔接举措,为我们提供了跳出小圈子看问题的视角。

  例如,日本建立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平等关系,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开启了双向的跟岗学习。美国教师间的交流则更加彻底,从学前班到五年级,小学教师都可以任教,他们有着共通的教师资格证,因此也必须了解5—11岁所有阶段儿童的特点。这些策略使教师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幼儿在衔接中所面临的多方面挑战,从而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长久以来,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双方多是凭借着自身经验猜测彼此的实际工作情况。由此,我们认为,幼小衔接的第一步就是打通双方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真正了解彼此,分析需求,精准获取关于幼儿入学后的关键信息。

  自2016年以来,我园将幼儿园大班部设在小学的一层,与小学共用部分活动空间。场地上的打通,使得双方教师有机会近距离亲身感受彼此的教学风格和互动方式。此外,双方领导达成合作,使教师有机会参与彼此的教研,就幼小衔接话题展开座谈。大班教师就自己关心的问题,面对面地向小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问,如:“幼儿在升入小学后最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我们是否要开展识字和拼音相关的提前教学?”对于这些话题,小学教师的回答,真正解开了我们心中的困惑。同时,小学教师也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的情况,做好学情分析,便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

  打通同伴资源:增进幼小互动,创设分阶段多层次互动机制

  幼儿才是要真正面临衔接的人。要让幼儿了解和体验真实的小学生活,帮助幼儿做好心理、习惯、能力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需要幼儿园创设适宜的环境。

  在我园的“幼小一贯制课程”中,我们尝试为幼儿创设万博体育app:与小学生互动的机会,并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逐步渗透教育目标。从前期的“共同游戏,感受快乐”,到中期的“共同活动,承担任务”,再到后期的“共同学习,达成目标”,幼儿与小学生的多次互动减缓了衔接的坡度,让幼儿有机会逐步感受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差异,身心愉快地实现过渡。

  从大班部刚搬到小学校园起,我们便开展了“你好新邻居”活动,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小学,他们需要机会表达对小学生活的好奇与担忧,这是他们逐步了解小学的开始。借此机会,教师开始融入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