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性格培养 > 正文

孩子有性格缺陷,它是最大元凶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2-21 20:18:40

智能内容

  在我洗漱的时候,女儿小跑到我身边,对我说:“妈妈,小兔子尿裤子了,我打了它。”

  我擦了把脸,俯下身认真看着她,对她说:“小兔子尿裤子了,你可以教它怎么上厕所啊!不要打她!”

  她小嘴嘟囔着:“我尿裤子的时候,妈妈打我!”

  我听了先是觉得有些好笑,随后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远没有我想得那样简单。

  于是,我真诚地为我之前打她的行为向她道了歉,又告诉她小兔子很聪明,现在尿裤子只是因为它还小,给它点时间,它会学会上厕所。

  回想起来,女儿确实因为尿裤子的事情挨过几次打,尽管每次并不舍得真的下手,虽然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事实证明,妈妈的“体罚”行为还是给她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在这之前,我只认识到,我的“体罚”无法让一个不到两岁的宝宝保证每一次都尿到马桶里,甚至目的和初衷南辕北辙——她在我的严厉惩戒下尿裤子的次数更加频繁。

  后来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措施,反而越来越好。

  而今天,女儿对待兔子的态度,才让我对自己这种“粗野”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我庆幸我没有在“打骂孩子”这条路上行走太久,但“打骂教育”显然已经在女儿的认知里留下了痕迹。

  除了自责,我也惶恐,如果我不能及时收手,后果将是多么不堪设想。

  即使孩子会在短时间内屈服于成人,改掉了所谓的“坏习惯”,也不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们由始至终没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甚至会错误地以为,武力镇压就能解决问题。

  一个教育学家曾说过: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伤会伴随孩子一生。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能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素有收视剧女王之称的陈乔恩,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坦言很怕妈妈,甚至和妈妈睡在同一张床上都紧张到无法入眠。

  而从她和妈妈一起做节目的视频中也能看出,她和妈妈在一起时没有一般母女的那种亲昵感,给人的感觉很是拘束、不自然。

  这一切的原因正是来自于她妈妈的“打骂教育”。

  陈乔恩说:

  小时候被妈妈呼巴掌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在一次数学考试考了二十多分后,直接被妈妈用成把的枯树枝抽出血。

  小时候,犯了错的陈乔恩宁愿去鬼屋,也不愿意面对妈妈。可见,陈乔恩幼时的经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母女关系。

  甚至在陈妈妈主动向女儿道歉后,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种缺憾,甚至要伴随她们一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曾说过: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教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中的那把雪,可能滚成一个硕大的雪球,对未来形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像一个比喻说的那样,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也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

  一直一来,闺蜜菲菲都说她的女儿是遗传了她的倔脾气,不听话、不好带,所以在她家里分分钟就能上演一场“母女大战”的戏码,不好好吃饭、扔东西、不睡觉都可以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孩子一发脾气,妈妈就发脾气,看见妈妈发脾气,孩子更加暴躁,如此陷入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中。

  逼急了,闺蜜还会动手打孩子几下,可情况却越来越糟。

  孩子似乎在不听话这方面特别配合——妈妈越说我哪儿不好,我就卯足了劲儿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差。

  后来,闺蜜开始转换思路,打温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