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4-22 14:22:11 下载试卷 标签: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全册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适时互换角色,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开展竞赛,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
三、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式与方程的复习
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94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理解。
2、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加深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判断两个比能能不能组成比例,能比较熟练地解比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知识。
(一)比的知识:
1.谁来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列举:“按比例分配”、“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例)
2.说一说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
(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出示:a∶b=( )( ) =( )÷( )(b=?0)
那么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呢?
谁来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谁来说说?
(三)比例的知识
1.什么是比例?
2.比和比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后交流)
3.比例有怎样的基本性质?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2题
(1)第一题:学生独立数出班上男女生人数,再完成此题。
(2)第二题: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结果,让学生比较后回答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4题
(1)先让学生估计,再说估计的理由 ,再算一算。
(2)解比例,做好后选两题验算一下。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6题
(1)先学生独立做最后交流,弄清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3%,可理解为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3100 。使学生加深对比与百分数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独立得出:深色与浅色地砖铺地面积的比是20∶40,化简得1∶2。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
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94页 “练习与实践”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理解。
2、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加深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判断两个比能能不能组成比例,能比较熟练地解比例 。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知识。
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学生交流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点评。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
引导学生列举几组对应的数值
再分析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再判断。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
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
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
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举例说说它的意思?(重点是线段比例尺)
怎样求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
学生量出的图上距离。
利用提供的线段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