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1 20:48:56 下载试卷 标签: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2、重点比较小说的结尾部分。
为什么作者要在文章结尾才告诉我们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在之前的叙述中就把小伙子的身份揭示,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他的儿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他儿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他儿子)。
小伙子(他儿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他儿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他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在比较阅读中体会小小说情节安排的设置悬念,结局意外。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说也如同他们喜欢的故事一样,首先吸引他们的是情节,因此,在组织教学上,先从情节入手。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尤其是结局,出人意料,震撼人心。因此,体会小说的魅力,尤其可以关注文本这一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引导学生比较“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在“之前的叙述中揭示”和在“结尾才揭示”的不同表达效果,再一次感受小小说在构思上的巧妙之处。这样的设计也具体落实了第三学段阅读的学习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
(二)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把关键词填在在表格第三行。想一想,这些描写环境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
情节 | 洪水来临 | 指挥撤离 | 揪出儿子 | 父子牺牲 |
环境 | 像泼。像倒。 | 狞笑 | 放肆 | 塌、吞没 |
人物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