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2)
来源:网络来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21-06-08 11:13:32

2教考衔接,语文特色在创新中凸显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落实《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坚持学科特色,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新变,体现出对改革创新的不懈探索和追求。试题命制加强教考衔接,深化基础性考查,引导中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注重科学布局,强化融会贯通,体现对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的评价;探索题型创新,引导考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2.1深化基础,注重课堂学习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对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呼应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基础性考查,有效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现了教与考的有效衔接、学与用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相融相生。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适度关联教材内容,选材与设问从教材合理迁移,考查考生知识积累的广阔度与应用的灵活度。例如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寄江州白司马》一诗的寄赠对象是考生极为熟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考生对课文《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印象深刻,试题选项提到“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引发考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迁移,并作出正确判断。又如新高考Ⅱ卷古代诗歌阅读《示儿子》,让考生自然联想起语文教材中陆游另一首诗《示儿》,熟悉的作家、相同的话语对象、不一样的情感内容,有序的知识梯度与立体的能力延伸有助于考生正确解读《示儿子》诗句的意蕴。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积极呼应课程标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厚重程度与素养形成的层次水平。试题在对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的考查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例如:全国甲卷作文材料有“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这样的表述,其中《为人民服务》号召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沁园春·雪》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古论今,指出人民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历史的主人,充分显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荷花淀》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坚贞勇敢的性格精神,《红岩》讴歌了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考生回顾这些作品,梳理其内容,归纳其精神,可以表现出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语文素养的水平层次。同时,列举考生曾经学习和熟悉的作品,一方面可以引导考生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另一方面自然组成一个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引导考生深入体会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自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自然而然就可以领会到作文试题的命意指向——“可为与有为”。
2.2强调能力,注重融会贯通
为深入落实《指导意见》,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注重对关键能力的整体评价,通过对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考查的科学布局,强化融会贯通,体现对关键能力培养的评价,引导中学重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强调能力的全面考查,体现在试卷整体设计与试题设计2个方面。
在试卷整体设计上,通过科学布局,实现对考生不同能力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无论是现代文、古代诗文阅读,还是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均注重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多样性、层次性。如全国甲卷第6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与整理,全国乙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1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新高考Ⅰ卷第21题考查语篇衔接,新高考Ⅱ卷第21题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新高考Ⅰ卷作文“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区分。浙江作文“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提供看待“得与失”的多维视角,引导考生在多重、多种关系中确立观点进行思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精彩人生赋能。
在试题设计上,通过材料选择、情境设置和任务要求将多种能力的考查融于一题。如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引导考生在读图基础上体悟含义,从部分到整体,从形式到内涵,感知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断探究,进而鉴别取舍,以文章形式呈现个人思考,实现对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
2.3创新题型,注重学以致用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落实《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通过设置新题型、丰富情境化考查方式、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考生正确有效地运用习得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学以致用。
在试题开放性设计方面,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如新高考Ⅰ卷: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
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答案可以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是)三秦”“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等。这种考查方式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给喜爱古诗词的考生万博体育app:的作答空间,考查的重点由固定篇目的记忆理解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
再如新高考Ⅰ卷第5题: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此题的开放性更强,需要考生综合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试题情境设计方面,全部采用情境化材料。如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依托于2则语料,将词汇、修辞、病句修改、句式变换等内容,纳入相应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考查,取消了原有的单题形式,其中全国乙卷给出一段关于水果含糖量和糖尿病人正确食物摄取的语料,所设计的2道题,一道为常规的补写,一道为概述文段内容,2道题都要求考生依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3设计精心,能力素养在平稳中区分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认真选取材料、精心设计试题,把重点放在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力求通过一种平稳平和的方式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使考生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3.1平稳
平稳主要体现在结构与难度2个方面。全国甲卷、乙卷结构与2020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新高考Ⅰ卷、Ⅱ卷结构与2020年新高考卷以及第三批新高考试点8省的适应性测试卷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现代文阅读Ⅰ、现代文阅读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稳定的结构有利于考生保持稳定的心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试题难度保持平稳,在确保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同时,让大部分考生有获得感。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