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蜂》

来源:网络来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21-11-16 16:03:57

智能内容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蜂》,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蜂

  不 论 平 地 与 山 尖,

  无 限 风 光尽 被 占。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

  为 谁  辛 苦 为 谁 甜?

  诗意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所有风景优美、百花盛开的地方。

  占:抢先得利。

  赏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野,到处都可以见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越是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这两句语气十分肯定,盛赞蜜蜂尽占美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对蜜蜂的羡慕与赞美之情。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急转直下,由前面盛赞蜜蜂“占尽风光”转而咏叹它终生徒劳,所获甚少。采花、酿蜜本是蜜蜂的天职。它辛苦酿成的蜜主要是用来供养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却很少,而这完全是出于它的本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公平。可是诗人却从这里发现了问题,并替蜜蜂发出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不平之鸣。

  罗隐以勤劳的蜜蜂,来比喻那些艰苦的劳动人民,间接讽刺当时有权的人种种不劳而获的恶行。

  这首诗体物工妙,词近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语言叙述中不尚辞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辅以言深。

  创作背景

  大中十三年(859)底,罗隐至京师考进士,考了许多年,都没中第,史称“十上不第”。诗人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朝廷很失望,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愤满。这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作新登(今浙江桐庐)人。

  点击查看万博体育app::诗歌鉴赏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