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15 12:27:25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环境
师: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养育着我们,她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着我们。清新的空气,丰腴的土地,秀美的山川,无尽的矿藏……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一切资源,哪一样不是地球母亲的恩赐?
⑶寻找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生:我觉得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师:现在我们假设人类可以移居到另外一个星球,我们可以移居到哪个星球呢?就让我们班的小科学家们进入神秘宇宙网页,看谁最快最准确的得到结论。
①学生上网研究得出结论,没有第二个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
②指导朗读,教师与学生合作读课文,理解“至少”的含义。
师:地球母亲她是那么得挚爱自己的儿女,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难道不应该用最美的语言去赞美她,去歌颂她吗?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赞美地球,来表达你的心情,你会说什么?
生1:地球母亲,你并不仅仅是美在外表,更美在你的内心。
生2:你美丽善良,和蔼可亲,你哺育了十几亿的儿女,你是最最伟大的母亲。
生3:没有你就没有如诗如画的景色,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生4:你美在外表,美在内心,更美在你是唯一的。
……
师总结: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真是好样的。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二:
1、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浏览网站,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那为什么说地球又太容易破碎呢?这个问题我想让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想一想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采取什么方法解决的。
生1:可以和同桌讨论解决。
生2:借助网络帮我们解决难题。
生3:仔细读课文,认真思考,有时还需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师:如果在学习课文时遇到了不懂得词语,可以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也可以进入小小词库,帮助你理解。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汇报讨论结果: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就来汇报我们的学习结果吧。
生1:我通过看课文了解到,人类在无节制的开采地球资源,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是人类自己在一步一步得毁灭地球。
生2:我不仅通过看课文了解到了地球正在遭受着人类的摧残,而且我还通过上网了解到了人类在大量的毁坏森林资源,造成了土地严重沙漠化,沙尘暴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我认为地球太容易破碎是因为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和任意毁坏。
生3:我也通过上网知道了,地球上的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的很小一部分,而人类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还在严重污染着地球的淡水资源,地球母亲已经伤痕累累了。
生4:地球的大气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使植物无法存生,干枯而死。臭氧层也出现了缺损。
生5:我刚才看了一段录像,是关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毁灭,看完后我特别的内疚,虽然我们小学生并没有想打人那样去捕杀动物,滥砍滥伐,但我们都不止一次的使用过一次性筷子,随手扔过废纸,浪费过水资源,所以以后我要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
3、师总结:
是呀,人类为了一己私利,疯狂的向地球母亲掠夺榨取,地球母亲无私地慷慨的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她已被人类折磨得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由于人类的破坏,地球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所以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理解课题、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说说课题“只有一个地球”是什么意思吗?
生1:宇宙中只有地球可供人类生存,地球是唯一的,所以作者说只有一个地球。
生2:地球不仅仅是唯一的,它的丰富资源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作者用“只有一个地球”为题,是为了提醒大家环保的重要性,告诉大家保护环境。
……
四、抒发情感,呼吁环保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特别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1:人类呀,快觉悟吧,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吧!
生2:当最后一滴水枯竭的时候,当最后一声鸟鸣消失的时候,也就是人类毁灭的时候。
生3: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应该让地球母亲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生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
五、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师:请你说说你以后打算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可爱的地球?
生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生2:出去吃饭自己带筷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生3:节约每一个塑料袋。
生4: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办一期环保小报,在全年级展览,倡导大家一起为环保做贡献。
……
师:同学们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默默无闻地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废纸做起。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永远焕发青春,笑脸灿烂。
六、师生互动,及时反馈
师: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个和本课内容有关的网址,同学们可以点击“课外延伸”进入:
http://zjyz。6to23。com/
http://www。astron。sh。cn/earthmoon/earth。html
http://www。gmjy。net/jypd/gmjy/match/list/stu1-4。htm
还可以把自己的收获通过“留言簿”告诉老师。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