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历史故事 > 正文

比武则天早150年的婴儿女皇

来源:故事汇 2009-06-27 15:12:31

智能内容

  在常人的观念中,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那就是废唐建周的武则天。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除了武则天之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三位女皇曾经游过泳,但是她们的历史份量与武则天比起来实在是太轻了,轻到了不值一提的地步,所以只能长期潜泳,很少被史学家和史书提及,以至于常人能知道的就更少了。

  就拿第一个女皇——元姑娘来说,她未过满月就被推上皇位,任期短不说,而且还是顶着男孩的性别做傀儡,最后连名字也没留下就销声匿迹了。如果说皇帝中也分草根和名人的话,她无疑是最草根的草根。

  元姑娘出生在比唐朝早150多年的北魏,之所以有这么离奇的经历,是因为她有个爱惹是生非的奶奶——胡太后。胡太后名叫胡充华,北魏宣武帝元恪的贵嫔、孝明帝元诩的生母。通常作为皇帝的女人,平生最大的幸福一是得到皇帝的宠幸,二是生下儿子,有了儿子就能母以子贵,一不留神儿子就是下任万岁爷,自己自然就是下任皇太后。

  可惜在北魏,生下儿子却是皇帝的女人们最大的不幸,因为这个王朝有项野蛮加变态的制度:凡是生下太子的嫔妃一律处死。这项制度是受汉武帝刘彻的启示而制定的,为的是防止女人干政。当年汉武帝在逼死自己的第一位太子刘据后,于晚年立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接班人。

  但儿子年龄太小,只有8岁,他的母亲钩弋夫人完全有以皇太后的身份干预朝政的便利,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于是就在一坛酒精的麻醉下忍痛杀了钩弋父人。北魏初年的统治者根据这一偶然事件,便把赐死太子的生母制度化,成为国策。

  每当选立太子时,孩子的母亲即被迫服毒,这种野蛮的制度一直延续一百多年。在此期间,嫔妃们不求生儿子,但求生女,甚至宁肯终生不育,否则生下的就不是自己儿子,而是断头台。

  但历史的车轮在胡充华这里却拐了弯,她不仅为宣武帝元恪生了个儿子,被成功立为太子,而且她本人也成功保住了小命,晋升贵嫔。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宣武帝虽然很努力,很勤奋,很刻苦,却一直没有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宣武帝生怕自己成为不孝子,误了祖宗的江山。

  所以,胡充华生下的儿子无疑对宣武帝来说是一个大大的礼物。他为这个儿子取名元诩,三年后被立为太子。为了感谢胡充华,他还下令革除杀太子生母的旧制。这条让无数嫔妃胆战心惊的百年祖制,仅因为胡充华生了儿子就被彻底打入死牢,你说她的惹事能力是不是很强?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

  公元515年正月,宣武帝元恪病逝,其子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年仅六岁。元诩登基后,尊宣武帝的正房高皇后为皇太后,胡充华为胡太妃。高太后没生儿子,就对生了儿子的胡太妃恨入骨髓,她想趁皇帝年幼,依旧制处死胡太妃。

  中给事刘腾和侯刚、侍中领军于忠等闻讯后,将胡充华接出皇宫,派兵严加保护,才使她得以幸免。后来在侍中领军于忠的帮助下,杀高太后父亲大将军高肇,贬高太后为太妃。8月,胡充华被尊为皇太后,并且以皇帝年幼为由,由她临朝听政。于是无意之中,胡充华又惹了一次是非——干倒皇太后。

  要说胡充华的聪明机智,绝对称得上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有很强的求知欲,偶尔还搞点文学创作,最牛的是她很有运动细胞,擅长射箭,能射中箭靶的针孔。除了这些业余爱好,她的专业能力——治国也可圈可点,朝廷中的一切政务都由她亲手批阅处理,均国大事全部由她一人裁决。

  从执政之初的迹象看,胡充华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但很快她的惹事天资就开始作祟,不过这次不是事来惹她,而是她去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