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试点的几点启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杂志 文章作者:谈松华 2016-05-30 11:57:05

智能内容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试点的几点启示

  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承载着先行先试和探索创新的重任,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和热切期盼。这两年上海教育改革的成果陆续显现,媒体给予了大量的报道。可以说,上海教育是全国教育的先行者和试验田,研读其改革的指导思想、路径、制度设计,对于推进全国教育改革都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上海的教育改革有其历史渊源。比如全国统一高考,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单独命题的探索。上海的课程改革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早于全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公布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推出时,上海也单独进行了二期课改。上海改革的优势在于比较系统,强调整体性,而不只是突出单独某一局部的改革。长期积淀形成的基础,让上海在教育改革的路上一直都不断前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之后,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其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上海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多次参与过实地调研、专题研讨和试点项目研讨评议,感触良多,引发诸多思考。

  以育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育人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领域的各种单项改革最终都要落在这个核心点上。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聚焦于育人问题,把育人模式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课程改革、评价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上。

  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各地做了许多探索。上海改革抓住了教育评价这一具有导向作用的环节,取得了实效。比如,上海颁布实施《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就是针对育人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传授、重视考试、追求升学率等偏差提出的。这个评价体系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成果,都应该用学生发展这个核心目标去衡量。今天,这个指标体系在上海基础教育界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多个教学实践领域内都有体现,它的积极作用已经影响全国许多地区。

  育人模式的改革关键取决于教师教育理念、行为模式的转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上海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和制度建设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针对不同教师,探索了多样化专业发展的途径。课程改革始终是上海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导引和实践载体,他们提出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还在全国较早成立名师工作室。一些不同学科的大学教师参加中小学的名师工作室,初步打破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隔离,建立了高校与中小学相互交流、学习的有效机制。这样,中小学教师就有了万博体育app:更好的业务提升的动力、资源和空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为上海市的教育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上海育人模式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上世纪末上海是全国最早大规模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地区,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创新。一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与课改结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认知效能,在有的学科学段,如小学数学,实现了减少课时,提高学习能力。二是鼓励区县和学校创新,虹口区的电子书包、闵行区的智慧教育以及上海中学、嘉定实验小学都产生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创新应用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三是注意用信息技术缩小教育鸿沟,上海教委在多年前就组织了对崇明县中小学的“精准”帮扶,取得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