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低龄犯错无处安放?探访:未成年人的“重生之路”(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章作者:孟亚旭 2016-06-15 10:49:44

智能内容


  社区内打造个性教育方案

  针对这7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还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按照个人需求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帮教内容。

  针对易怒的王某某,开展了情绪管理课程;针对缺乏家庭关爱的小刚、父子关系紧张的小海,也有“家访+倾听”课程、亲子关系重建课程等。对案发时正准备高考的2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设定的帮教重点侧重于学业帮助以及考前的心理辅导,目前2人均已在高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对已被学校开除的2人,检察机关和社工一同前往学校调查了解情况,在查明2人不是因本案被开除后,还就是否可能再度入学等问题与校方沟通,在2人表示想早日工作,又将帮教重点转定为了职业技能培训。

  不羁押是为预防犯罪

  北青报记者获悉,最终,7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均顺利通过监督考察期,3人考入高等学府、4人稳定就业,并有2人因表现突出被缩短考验期。

  浦东未检官方资料显示,上海市浦东新区以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和青保办作为观护总站,彩虹青少年发展中心为观护示范点,共形成了75个社工站作为观护点,覆盖全区各街镇的观护体系。以青少年社工为主要力量,把观护对象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扩大到将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目前未成年人观护体系已经覆盖全区36个街镇,成为全上海市最大的观护体系。

  2005年至今,接受观护帮教的未成年人达千余名,其中经过观护帮教,95%以上的观护对象被处以非刑罚处罚并顺利回归社会,至今无一重犯。

  上海市检察院未检处副处长黄冬生说,不把涉罪未成年人羁押就是在进行犯罪预防,“涉罪未成年人一旦羁押,押在一起的未成年人可能会交流犯罪心得和技巧,有时犯一种罪的未成年人,释放就已经‘五毒俱全’;慎诉可防止形成标签效应,一旦贴上犯罪标签,回归社会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