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的诗脉文心(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10-18 20:34:49

记者:诗意语文解决了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哪些问题?
董一菲:谈不上解决了多少问题,因为语文教育教学有不少问题,诗意语文只是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努力与尝试。诗意语文注重挖掘作品的内涵,而不单单是把它们作为试题。诗意语文关注学生成长,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温度、有情怀的人,而不是唯成绩论。
王泽宾:诗意语文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语文教育的工具化突出、文学化不足的问题,变机械的肢解性解读为整体的诗性化解读,让语文教学更有诗意并更有生机,让师生在诗意语文中感悟语文、陶冶情操、享受生活。
诗意语文为美好人生带来了什么
记者:诗意语文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
董一菲:语文应该以爱的名义,用最美的语言和文字,积淀人生最美的灵魂。
王泽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诗意语文,让平淡如水的日子诗意盎然。现实中的语文和生活,并非时时处处充满诗意,人们往往因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与重复,冲淡了对理想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追求与行动。原本让人苟且的生活里,其实有很多诗意母胎的因子,虽然眼前有苟且,但毕竟还有或浪漫或现实的诗,或希望或失望的远方。语文的诗意教学应该来自生活、阅读、旅行和思考,对教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都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和价值。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诗意语文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意趣、颇文雅、能自娱且悦人的人。诗意语文接续着“诗教”传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
记者:为做到这一点,诗意语文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王泽宾:诗意语文需要的不仅是教与学的技巧,更应在思想情感的花园里,幻化出一缕春风,唤醒内心情感的荒芜,使之姹紫嫣红满园春。
我们要有一个善于激活诗意的大脑、一双善于发现诗意的眼睛和一对善于表达诗意的巧手。“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平常生活中去思忖人生的哲理、诸情的玄奥,去发现人世的百态、万物的美妙,去表现语言的魅力、内心的思潮。
诗意语文为师生带来哪些变化
记者:引入诗意语文的理念和方法后,您的课堂发生了哪些变化?您的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谢发茹: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除了必修、选修规定的篇目之外,还给学生推荐了古今中外的大量诗篇。另外,我坚持开设“名著导读”,帮学生打开了学习生活的另一扇门。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读书笔记和心得,巩固了鉴赏小说人物的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高考也取得了不俗成绩。
张显辉:教育是唤醒,是点燃,是引领,是播种。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让你认识美、懂得善、感受诗意,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我的课堂文化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深度,就某一教学内容备课时,我尽可能挖掘它的深层内涵,不再像先前那样泛泛而教。其次是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念,语文课要带给学生快乐,更要带给学生收获。收获是多方面的,一字一词,诵读写作,但最重要的是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再其次是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简洁、准确而富有诗意。
在我的带动下,一些学生坚持阅读和记录,他们努力感知生活中的美好,努力读自己原来不懂的书。希望若干年后,他们依然坚持阅读、写作,追求他们的诗意与远方。
林森:做语文教师容易,做充满诗意情怀的语文教师不容易,因而我将对学生诗书学养底蕴的培养放在整体教学目标的第一位。叶澜教授曾这样说道:“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让我感受到,他们处在一种“生命在场”的幸福的语文世界之中,内心丰盈。对于他们而言,语文学习已经不是外在的课业负担,而是一种自身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
记者:语文课上您最大的收获有哪些?语文课上的收获,对学习其他科目有促进吗?
王静怡:我喜欢上语文课,我可以发现一首诗或者哪怕一句甚至一个词语的美妙,我可以和古圣先贤隔着时空对话,我可以跟随语文老师一起感受汉字的优美、诗词的蕴藉,也可以我手写我心。语文课让我开始认识自己,思考人生和未来。语文老师和我们一起读《红楼梦》,让我开始喜欢原来觉得枯燥的古诗文,让我开始喜欢原来读不懂的曹雪芹。
语文课让我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提升,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课也让我意识到奋斗的价值,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