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8-12-20 20:04:55 下载试卷 标签: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师指名学生读)
过渡:还有哪些词句是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请继续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体会伯诺德夫人是采用从厨房取出油灯替换蜡烛的方法与德军周旋的。
追问: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
引导学生谈出从“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能看出伯诺德夫人担心情报的暴露,担心孩子的命运。抓住“急忙” “轻轻”谈出伯诺德夫人的机智。
追问:一个“急忙”,一个“轻轻”,两相对比,就让我们体会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伯诺德夫人当时说了什么?(“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追问:我听出你读这句话时把“亮”字读得很重,为什么?
(因为油灯比蜡烛亮,这样才有可能把蜡烛换下来。)
追问:说得好!替换的理由合情合理。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你想强调什么字眼?为什么?(学生各自试读)
追问:谁来读一读这句话?(1.将“灯”字重读。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2.将“这盏灯”字重读。认为不是“灯”,而是“这盏灯”。3.将“瞧”字重读。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4.将“先生”重读。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点评:同学们的朗读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管哪种方式,目的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2)大儿子杰克的表现
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当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接下来又是谁同敌人周旋,是怎样周旋的呢?请继续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杰克的动作、语言来谈。
A.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情报,就想到柴房搬些柴来生火把蜡烛端走。
B.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引导:读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3)小女儿杰奎琳的表现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最后出场的小女儿杰奎琳是怎么做的?继续汇报。
追问:杰奎琳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天晚了,楼上黑,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追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娇声”的意思,什么样的语气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撒娇的语气。)
追问:一般来说,我们是对爸爸妈妈撒娇。可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德国司令官说话呢?(是想让敌人喜欢。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可爱。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到德军的拒绝。目的是为了保住蜡烛,保住情报,也是保住自己一家人的生命。)
总结:说得真好!这个小女孩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指导学生娇声地朗读杰奎琳说的话。)
总结:课文读到这儿,我们知道了这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大家根据下面的提示概括地说一说。(课件出示)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