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性格培养 > 正文

你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为孩子备下这三份礼物 (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2-28 10:08:12

智能内容


  体验与边界的探索

  让孩子在一个丰富、自然的环境中体验,允许他恣意妄为,其实会让孩子更快摸索到边界和学会掌握分寸。一个孩子如果能恣意,大概就不需要妄为。那些总是在挑战边界底线的孩子,大多是因为被管束得太厉害,缺乏自由自在体验的过程。因为边界是教不会的,孩子必须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探索,才会精准地掌握安全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当然,作为父母来说,这是养育中富有挑战性的一部分,也许确实需要付出一些小的代价,包括孩子可能被磕碰了,可能被欺负了等。但是,为了长远的“投资”,短期中总要有付出,否则将来也许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三份礼物:稳定的心理素质

  用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未来,还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怎样才能拥有稳定的心理。重要的素养包括两点:

  第一,是了解自己

  当然,这个命题不是今天才有的,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对这个话题的探讨。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一个人的一生和所处的环境还算是稳定的,而在现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这个命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人也就更不容易了解自己。

  第二,是了解“我和你”的关系

  这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一向尊崇大一统文化,不分彼此,强调“一家人”,这让每个人都觉得“你跟我一样”“我做得到的,你也应该做得到”。在养育中,这种文化也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父母对孩子的大部分要求也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和别人一样。这样的文化之下,我们一直忽略差异,至少觉得差异不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在未来时代,尊重人权的重要方式就是尊重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个时候,分得清“你不是我”就变得格外重要。“我觉得你着急”,不是因为你真的着急,实际上可能是我着急。

  现在,不区分“你和我”的文化在慢慢消融和改变,时代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电影院不会只放一部电影,商店不会只卖一个款式的衣服,网红有各种各样的……尊重差异,欢迎差异,私人定制的时代来了。

  但是如果在育儿中,在孩子的思想里,还是注入“整齐划一是对的”这样的概念:别人上兴趣班我们也得上兴趣班,别人出国留学我们也要出国留学,那么就很有可能让人的心理变得不稳定,也容易让孩子无法区分清楚“我和你”的差别。在未来的生活中,稳定的心理素质中很重要方面就是要能区分出“你和我”不一样。也许这种素质在西方文化里是很常见的能力,但在中国的转型期间,将是一种很难培养的心理素质,何况中国父母还不具备这样的心理素养。但是,有了这样的心理素养,我们将会培养出不纠结的孩子,甚至让他们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不再焦虑。因为这样的心理素养,会让孩子跳出思想的局限性,看到很多只属于他自己的机会,也会坦然地接受很多和自己完全不一致的人和事。可以说,这也将是中国人的一种进化:接受平权民主,接受差异,之后有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走出“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养育误区

  对很多父母来讲,确实是相信自己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现在好,对他的将来也好,才会把这句话说得理直气壮。

  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就是这一代父母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形成的年代,跟现在和未来差距太大。那些我们以为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也许早已被时代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中国社会几百年来都发展缓慢,但近十几年来却日新月异,这个时代的父母一辈人甚至几辈人的经验,都不足以让人在未来社会中过得很好,因为我们根本无法预料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几乎没有应对信息化社会生存的经验。所以,“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一句话,在全球化的信息浪潮中,对于未来时代来说,完全是一句空洞的话!

  用过去和现在的理念,去培养一个生活在未来的孩子,也许不够,也许还是错的!所以在这个时代如何育儿,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对于父母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