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1 15:00:00 下载试卷 标签:语文教案 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说明:
一、让文本与生活对对碰
《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二、切身体验,学会表达
教学中,在学习课文对端午粽的做法、味道的描述之后,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后,引导 通过尝端午粽,介绍端午粽,让学生对端午粽的外形、味道、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三、读中悟,悟中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 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 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四、让课堂缭绕乡土馨香
在教学文本时,紧紧围绕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每年是怎么过端午节,再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或亲身体验走进文本,最后引入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及方言 。
教材分析:
《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 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 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 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 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比较形象, 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 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感悟文本时尽量放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理解。
教学目标:
1.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 。
4.能正确读写“真、分”两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
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 。
课前准备:
教学 、实物等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演示 们包粽子,编蛋网的场景,引导说说看到了什么?出示五彩的蛋网并告诉 们这些将是本节课的奖品,看看“花”落谁家?)
一、激趣复习巩固词语
师(出示粽子):同学们,这是什么?
师:粽子好吃吗?想不想吃?我们来场抢粽子比赛,看谁先抢到?
(师演示 生抢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走“近”生活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再次出示粽子:这样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呢?味道怎么样呢?
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写粽子是怎么做的句子,用“~~”画出写粽子味道的句子。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