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6 19:00:00 下载试卷 标签: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教案
追问:限乘70人是什么意思?
强调:车上的人数要小于等于70人。
(2)那该怎么安排坐车呢?安排哪两个班级先上车呢?
预设1:三(1)班和三(2)班先上车。
预设2:三(1)班和三(3)班先上车。
预设3:三(2)班和三(3)班先上车。
(老师适时板书:三(1)班和三(2)班,三(1)班和三(3)班,三(2)班和三(3)班。)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师:三(1)班和三(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该怎么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指名回答,并板书:35+34=69(人)
追问:35+34你是怎么口算出来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预设1:30+30=60,5+4=9,60+9=69 。
引导:把35拆成30和5,把3拆分成30和4,先算30+30=60,再算5+4=9,再算60+9=69。
评价:用到了“先算、再算”的词语,希望接下去的回答都能用到这两个词语!
小棒直观图释义(课件演示)。
师:实际上,这样的计算过程可以用小棒来表示。35用3捆小棒和5根小棒来表示,34可以用3捆小棒和4根小棒来表示。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4根合起来是9根。两部分合起来是69根。
预设2:把35拆成30和5,把34拆成30和4,先算5+4=9,再算30+30=60,再算60+9=69。
师:这是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在口算时,我们也可以先加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预设3:把34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
计数器拨数释义(课件演示)。
师:这样的计算过程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35在计数器上怎么拨?加34又是怎么拨的?
强调:先加30,再加4,跟刚才的计算过程一样。
预设4:把34拆成30和4,先算35+4=39,再算39+30=69 。
预设5:把35拆成30和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预设6:把35拆成30和5,先算5+34=39,再算30+39=69。
3.对比归纳,优化算法。
师:你们具有数学家的头脑,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这几种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吗?
预设1:得数都一样。
预设2:都是分一分。
归纳:这些方法都采用了拆分的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或者先加一位数,再加整十数,或者十位和个位分别加一加,再把两部分合起来,把这样的计算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师: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