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信息时代的阅读素养(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9-22 10:55:20

突出数字化阅读地位
网络化与信息化是21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阅读也随之步入数字化时代。OECD在测试框架中指出,1997年开始筹备首个PISA阅读素养框架时,全球仅有1.7%的人使用互联网。截至2014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40.4%,即差不多30亿人。互联网、数码产品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基于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的数字化阅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来自五个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二的手机阅读用户表示,他们的阅读兴趣有所增长,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在增加,这都要得益于如今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阅读。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因应这一时代背景,突出了数字化阅读在整个测试中的地位与意义。
关注数字化文本,呈现数字化时代的现实生活。浏览PISA测试的阅读样题单元,会发现题型尤为新颖,与我们日常接触的试题大不相同。在形式上,有诸如电子邮件、贴吧发言、宣传告示等万博体育app: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文本形式,还有类似多个网页标签、超链接的文本组织布局。有学生在测试后感叹:当你在做题的时候,你会有那么一瞬间忘记自己是在做题,而是真的在网上浏览信息。
重新诠释阅读能力,让学生成为高效、批判的阅读者。数字化时代不只有网络与数码产品的普及,还意味着信息的快速增长与流动,这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学生需要成为高效的阅读者,能够利用技术高效地在大量信息中进行搜索、定位与组织,这将成为未来公民的基本阅读能力。同时,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形式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学生更需要培养评估与反思能力,能够对阅读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并进行批判性地吸收运用。
重视阅读任务管理过程,让学生成为数字化阅读的自我掌控者。在数字化时代,学生可能利用某些手机应用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可能只是匆匆浏览电脑跳出的广告,因为生活现实的瞬息万变,阅读的目标与场景也变得更为复杂多元。所以,PISA2018突出强调了阅读中的任务管理过程,关注学生对阅读目标与策略的设定及对阅读过程的监控与调整。如此,学生才不至于陷入电子化阅读的汪洋大海中,而是努力成为具有足够掌控能力的阅读者。
改进21世纪阅读教育
培养21世纪学生的阅读素养,学校教育应当有所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
重视数字化阅读教学,重视多类型文本、跨文本阅读技能的培养。学校的课堂教学应当加强对数字化阅读的渗透,积极在多学科教学中利用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电子载体渗透阅读教学。如教师在科学课上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实验模拟教学时,可以利用多个超链接的方式呈现实验说明,要求学生通过机上阅读找到正确的步骤指南。文本类型的多元化与文本结构多重化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特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适应并高效阅读当下常见的非连续文本和视觉要素文本,通过群文阅读快速了解并分析多个文本。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