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正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2)

2019-05-20 19:00:00     下载试卷     标签:数学教案 六年级教案

例2:是例3教学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根据已学数量关系“每桶水的体积×桶数=水的体积”,通过类比推理列式,只是桶数可以由整数扩展到分数。教材结合情境,说明求 桶水、 桶水的体积就是求12 L的 和12 L的 分别是多少。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可以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由整数乘法的意义类推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式,在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算式在这里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3: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二种形式: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是在学生会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之后,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直观动态图及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分数乘分数算理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这里,有些分数是带单位的“量”,有些分数是不带单位的“率”,事实上,“量”与“率”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 公顷,实际上就是1公顷的 ; 公顷的 ,就是1公顷的 ,即 公顷。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动态图帮助学生理解“量”与“率”之间的转换。

例4:分数乘法的简便约分方法

学习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教材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混合编排在一起。第(1)小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第(2)小题既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也可以根据“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列式。在数据处理上,本例中既包含分数与分数相乘,又包含分数与整数相乘。学生可以通过此例,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一般性算法。

例5:分数与小数相乘

是教材修订中增加的内容。分数和小数相乘,可把分数化成小数相乘(在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情况下),也可把小数化成分数相乘。不管哪种方法,都是学生已学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行解决。而当小数与分数的分母存在公共因数时,可以直接“约分”。这种约分虽然与以前学过的约分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在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要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认清“通用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明确简便算法的局限性。

例6: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教材的编排首先借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自然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直接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让学生自主解决。本例特意用两道有关联的算式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为接下来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的正式教学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

在例6教学的基础上,再通过观察、计算,归纳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的结论。结合具体计算,说明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分数混合运算更加简便。

例8: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是让学生在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这里,由于研究的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描述其中某两个量的数量关系时,单位“1”是在动态变化的。

教材编排通过折纸或画图等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清题中有几个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体会画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另一方面,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既可以先求出萝卜地的面积,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也可以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不同解题思路的呈现,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例9: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本例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的发展题,其复杂性主要是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需要先求出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或少)的具体数量或者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教材通过线段图直观地表示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的意思,揭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或少)谁的几分之几”。这对于学生理解题意、选择计算方法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与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以及用分数乘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突破】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破建议:

(1)正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及知识的逻辑起点,运用迁移、类推,引导学生自主列出乘法算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由此可见,正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及知识的逻辑起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意义的扩展,因此,在让学生学习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分数乘法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分数加法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引出分数乘法的第二种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教学。

例如讲到例2时,根据教材呈现的三幅图,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第一图列出算式12×3后进行思考: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使学生明确列式的依据是“单位量×数量=总量”。然后教学紧紧抓住这个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不断追问:如果把单位量换成分数,是什么情形?(即例1中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情况);如果把数量换成分数,是否同样成立?引导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数量关系列出分数乘法的算式。

(2)借助图形直观,在“量”“率”转换中实现乘法意义的建构。根据“单位量×数量=总量”“每桶水12 L, 桶水就是 L”,再结合直观图强调,看到的 桶水就是半桶水,即12 L水的一半,用分数的语言,就是12 L的 。至此,“ 可以表示12的 ”的教学难点就解决了。另一方面,再结合情境强调,“12的 ”和“ 个12”含义相同,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这样,就能把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在迁移、类推、比较中自主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

2. 理解与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1)借助动手操作,运用分数的意义、数形结合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记忆和应用算法也不难,但是,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却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一张纸(或画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公顷地,再利用涂色来理解求 公顷的 就是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像这样借助涂色将数与形结合,将计算与分数的意义紧密相联,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联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提供了保证,是学生理解算理的好方法。接下去就可以通过直观的涂色结果来让学生得到结果,并明确把1公顷看作单位“1”,求 公顷的 是多少,其实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 ,从而得出 。当然,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来对结果进行说明验证。鉴于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在讲课开始之时先提供一些图例,让学生们通过看图来直观感知“几分之一的几分之一”表示的是什么,感受两个分数相乘会产生一个新的分数,对学生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引导观察、讨论、归纳推导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的获取、表达如果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会掌握得更扎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例题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画图对算法进行理解;从计算分子为1的乘法算式 算理的理解,到 的计算,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在对 算法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并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得他们在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归纳的过程中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 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

(1)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两个相比较的量,分析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对这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分数除法”单元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直接支持。

(2)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画图既可以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加以外显,又可以将现实情境抽象为数学模型,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用图(表、符号或操作等)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如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用线段图等方式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要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可以先从会看示意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奥数网整理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