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竹枝词》语文教案

2019-05-16 18:54:10     下载试卷     标签: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竹枝词》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竹枝词”文学特色,了解双关修辞手法,体会本诗中谐音双关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探究本诗“谐音妙用”、“画面优美”、“乡土味浓、雅俗共赏”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双关修辞手法,体会本诗谐音双关表达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峡民歌视频)刚才看到的是三峡地区的一些民歌,其实在古三峡一带还有一种民歌,这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后来有文人非常喜欢,于是就仿照这种民歌形式填写了很多词,后来就演变为一种新文学形式,叫竹枝词。

  (播竹枝词概念幻灯片)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民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唐代诗人刘禹锡将竹枝词翻作新词,发掘升华为一种著名的诗歌载体,从而将“竹枝词”推向了艺术顶峰,盛行于世。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刘禹锡写的《竹枝词》。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播刘禹锡简介幻灯片)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

来源:本站原创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