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16 18:54:10 下载试卷 标签: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2)分析本诗双关妙处
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就是每年的端午前后,正是江淮入梅时,接下来将是一个月左右雨不止的日子,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这个时候应该是农历的五月)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东方女性的含蓄美,不像现在有些歌里唱的“死了都要爱,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拓展:刘禹锡的竹枝词,用晴的谐音暗喻“情”。大概这也是一首较早的谐音竹枝词,后人在写男女恋情上常常用这种方法表达,甚至将一些方言、歇后语也入了诗。如元人倪瓒有一首竹枝词:
心愿嫁郎郎不归,不及江潮不失期。
踏尽白莲根无藕,打破蜘蛛网费丝。
婚期快要到了,然而未过门的丈夫还没回来,这位少女带有迷惘埋怨的心情,做了三个比喻。说丈夫该回来不回来,不如江潮那样如期;说踏尽白莲池也寻不到藕(偶的谐音),说打破蜘蛛网费了丝(思的谐音)。这后一句可能是当地的歇后语。
(3)体会诗意,分批朗诵
找4个同学(2男2女),配乐朗诵并点评
(过渡:同学们的诗歌把老师仿佛又带到了美丽的柳叶湖边,看,春风里,如丝如梦的柳条下,一个头戴金钗,双眼含笑,手挽着竹篮在湖边洗衣服的漂亮姑娘。她突然痴情地望着湖那边……)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